正文 第133章 第133章(3/5)
必然会受池鱼之殃的。
忆起上辈子的杨于淳,韩伯齐不免嗟叹连连。
杨于淳实是生错了地。
这样律己正义律心系黎庶的端方君子,有情有义,只可惜错生在了杨家,错生在了郇国。
若他生在信国,他必能一展抱负,这是百姓黎庶的福祉,君王江山的福祉,这样一个惊才绝艳人品高尚的青年,就不会跟随着郇国覆灭而英年早逝。
就像一颗流星划过夜空,只遗下无尽痛心饮恨。
但杨于淳留在郇国,哪怕暂时不受杨膺和杨家的影响,最终结果也不会变。
想要真正改变他的命运,唯一的办法就是迫使他出走,离开郇国,投向信国。
以此彻底和郇王和郇国割裂开来。
韩伯齐思虑了数月,整个应对方案其实一直都包含这一环,他甚至已经试探过张允太子丹那边对杨于淳的看法了,后者对杨于淳的欣赏和赞誉果然是一早就有的了。
信国那边基本也不会有大问题,韩伯齐现唯一犹豫的,反而是杨于淳本人的意愿。
在他看来,这般结果自然样样好,可韩伯齐却不是杨于淳,杨于淳对父母对郇王,乃至整个郇国,感情都是极深的。
正如当时杨于淳与韩菀告别时,他说,他是郇人,他并不能抛弃父母和君王,郇国是他的根,这里生了他养了他,还有他守护多年的家国黎民。
只不过,韩伯齐也不是个优柔寡断的人。
他并未犹豫太久,临离开郇都前,他赴襄平侯府设的送别宴时,找了个借口让杨于淳明天去韩府一趟。
杨膺哈哈大笑:“正好你翁婿两人好生说说话”
他拍拍儿子的肩,众人大笑,杨夫人也是,她欣然笑罢,不忘叮嘱儿子,“母亲备了些东西,你记得带去给你表妹。”
“是。”
韩伯齐瞥了眼这个一脸佛性慈祥的妇人,垂了垂眼睑。
他不肯韩菀多见这些人,更不愿不好推脱把女儿留在侯府玩耍,进郇都携女来过侯府一次后,便以水土不服为借口让女儿称病,把她送到远郊的汤泉庄子“调养”去了。
他心里冷哼一声,真真是一对儿的“好”亲家啊
翌日,杨于淳过府,把备好的卷宗给他后,韩伯齐命仆役备在湖边的凉亭备了棋案酒水,夕阳西下晚风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