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帝的懒散人生」

第七百零三章 长城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七百零三章 长城(3/4)

。这下可真的是李铵、冯晓刚、陈凯哥连连看,这个扑得更瓷实。”

“好嘛,陈大导不玩文艺玩团体操。这是觉得自己比不上老谋子,所以准备从团体操入手?我懂了,这肯定是陈大导忆往昔,想起了当年没能执导奥运开幕式的遗憾,于是就在电影里来了一波致敬。人海战术,大红大绿大紫,打鼓往死里打。基本上已经不是中国电影了,典型的好莱坞逻辑的故事,典型的好莱坞节奏。演员里所有小鲜肉都沦为人肉背景,台词都没几句。”

“所谓好莱坞经典剧本模式,实际就是烂梗与套路。故事讲得无趣,节奏也不好,别甩锅演员和导演了,谁演谁导,都是烂片。”

“陈大导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自己是借船出海,用好莱坞的船,来运中国文化的货。看完《长城》我才发现,文化人还是玩不过生意人。是借船出海没错,只不过是人家好莱坞用陈大导这艘船,用大甜甜、刘天王等人为桨,运着自己的货,自己的文化,顺顺利利的走进了中国市场这片大海。”

讲道理,要是《长城》是一个西方背景故事,观众看完顶多是骂两声故事不清楚,特效还凑合,不至于口碑崩坏到这个地步。

但现在是什么?

陈凯哥导演,刘德桦、马特达蒙主演,标题还是“长城”,中国的文化符号长城,由不得观众不挑剔。

而且剧本确实一般,不能说烂,就是纯粹的好莱坞架构,哪里哭哪里笑都有定式,看起来就非常无趣。

往日里包裹着一层西方外衣,远观起来尚可。一旦放在中国语境下,那就扯淡了。

为啥?咱们懂啊!

老头老太太能被心脑方蒙住,能信什么“做了个违背祖宗的决定”,你一个医学系大学生能相信?

就是这个道理,往往自己越熟悉的文化符号,在审美上就越挑剔。

它太美,太熟悉,以至于要求更高。

《长城》显然就没能达到观众的预期,这就跟《功夫之王》差不多,大家期待的是程龙李连结打打打,天仙莲花美美美,结果你弄出来一个屌丝男主拯救天庭?

你特么配吗?

还是那句话,美国人拯救世界的故事,只能在西方语境下看起来不出戏。要是放在别的地方,铁定被喷的体无完肤。

我们泱泱大国,几千年的积累跟军事战术,结果来个了鬼佬就比几十万大军都有用?

帮助可以,拯救?从哪儿来,回哪儿去吧!

就在票房和口碑两极分化的冰火两重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影帝的懒散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