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给一个交代(2/3)
与白马寺息息相关。这里是中国第一次西天求法的产物,是最早来中国传教弘法的僧人的居所;这里诞生了第一部中文佛经和中文戒律,产生了第一个中国汉地僧人……总之,白马寺是与中国佛教的许许多多个“第一”紧紧联在一起的,这让它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
因此,虽然白马寺在声势上可能不及其他寺院,但它的江湖地位却从未动摇。
来的时候正是节假日,白马寺香火鼎盛,人流如鲫。凌异正愁怎么联系上主事的僧人,一名十来岁的小沙弥迎了上来:“两位施主,可是刚从西来?无藏师伯请两位一会。”
凌异心头一动:“你家师伯是什么人?认识我们吗?”
小沙弥懵懂道:“小僧实在不知,师伯只是告诉小僧,近日会有如此这般装束的客人前来,让小僧时事留意。”
凌异一扫自己身上,两人身穿的正是地府的装束,和一般的汉服不一样。心里不禁有些好奇,这位无藏和尚到底是什么人。
小沙弥带着凌异两人穿过热闹的寺院,来到后面一个僻静的小院前,叩门道:“无藏师伯,两位客人到了。”
片刻,门开了,一个容貌平常的中年僧人出现在门口,示意小沙弥可以离开了。
“你来了。”僧人的声音无悲无喜。
凌异觉得有点压力:“我来了。”
无藏僧人转身进屋,凌异带着有些不明情况的程门立雪跟着也进去了。
凌异看得出来,但是没解释。程门立雪也没问,现在不是做好奇宝宝的时候。
看着面前的小杯子,以及里面淡淡的茶水,凌异突然笑了。
无藏僧人不解:“施主你笑什么?”
凌异说道:“我想起了苏东坡。”
一次,苏轼游完莫干山,来到山腰的一座寺观。和尚见来人穿着格外简朴,冷冷地应酬道:“坐!”对小沙弥吩咐道:“茶!”
苏轼落座,喝茶。他随便同和尚谈了几句,和尚见来人出语不凡,马上请苏轼入大殿,摆下椅子说:“请坐!”又吩咐小沙弥:“敬茶!”苏轼继续和和尚攀谈。苏轼妙语连珠,和尚折服不已。
和尚不禁问起苏轼的名字来,苏轼自谦道:“小官乃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