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年后(2/4)
区其实是个无门大院,全是前苏联援建的三层住宅楼。一个楼口三家人,共用一个卫生间,一个厨房,每家一屋,面积十八平方米。 昨天元宵节,老谭一家三口和隔壁李哥家三口人一起过的。 吃饭的时候李哥问老谭什么时候买房子,老谭看看老婆林燕,林燕说等啥时候动迁啥时候买。李哥看了一眼前面的地铁站说动迁也快,顶多两年。 李哥在梧景新村买的期房,还有一年下来。梧景新村是武警总队开发的,李哥武警出身,给的内部价,两千四一平。外部人这个价下不来,至少六千打底。 俩家是十多年的邻居,处得和一家人一样。李哥买房子的时候撺弄老谭也买,林燕觉着手里的钱不宽裕,想缓两年。没成想现在的房价像坐了火箭一样蹭蹭往上蹿,攒钱的速度跟不上涨的节奏,更不宽裕了。 过完年从老家回来老谭说不准备打工了,想开个小饭店。林燕说家里的钱是留着买房子的,叫他努努力再奋斗两年,等买完房子再开饭店。 见老婆不同意也就没再往下说。 儿子一周岁的时候,为了多挣点儿钱老谭一直在外地干了。先是阜新两年,之后去了滨海,一干三年。夫妻俩五年时间两地生活,总不在一起,也是无奈。 林燕比较强势,有性格,脾气倔,能吃苦,有开创精神,用流行的话说就是女汉子。老谭长年在外地工作,她在家一边带孩子一边上班,把家料理得井井有条,儿子教育的乖巧懂事,对一个女人来说够厉害的。 家里没个男人不行,遇到点儿啥事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尤其是孩子感冒发烧,心里那个焦急劲儿就别提了,恨不得老谭马上回来才好。 但是没办法,谁叫日子困难呢。 谁也不愿意两地生活,都知道身边有个人好。哎,苦就苦点儿,等买了房子就好了,都喘口气,说啥也不让老谭去外地了。 老谭在外地每年能回来一趟不错了。他是厨子,饭店工作就这样,一个萝卜一个坑,你走了别人马上顶上,根本不留空。 为了挣钱也是没办法的事。 这也是从农村出来的打工人的无奈与现实,想在一个陌生的城市生存下去首先得解决住房问题,不像城市的原居民不用为住房发愁。 老谭站在楼口,一边抽烟一边想早上林燕上班前说的话,要他出去找个活干,儿子过两天从姥姥家回来,得交幼儿园园费了。 他当时趴在床上,心说这刚待几天,大正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