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965423」

第91章 第91章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91章 第91章(1/2)

第一台蒸汽的汽车出现,康熙还带夏冬春坐过,不过夏冬春觉得是比马车快,不过地不平,比较颠簸。便看杂记的时候,把水泥如何制作,好奇和弘昊聊天说笑说出来。

弘昊一听感兴趣,便把书给他。弘昊回去后研究一番,便邀请怡亲王去看效果并提议以怡亲王上凑给康熙。

这本来就是造福百姓的好事,怡亲王没有推辞,隔天便上奏,不过在奏折后面也写明白是弘昊发现的。

康熙大手一挥,便实行下去,先是紫禁城里面开始,再到宫外面的管道。弘昊和九王叔还弄出:商贾只要捐款,便可在道路上刻上名字,名流秋千,以后子嗣参加科举考试,可以加分。

这一出,户部便银子都收的满满,也让工部得到更多银子来研究玻璃。毕竟胤禟出去欧洲国家见过人家的窗户,还有镜子。

原本宸太子大婚前,应该是福怡公主先议亲,不过福怡和弘昊一起长大,一起上书房,学着四书五经,觉得女子也应当和男子一样。

便跑到康熙前撒娇道:“皇阿玛,阿玛,女儿不喜欢在后宅相夫教子,女儿要在和哥哥一样,为大清做一番事业。谁说女子无才便是德?难道打理后宅、铺子,不是说明女子的才能不比男子差。”

康熙原本还想让福怡嫁到京城,不过一想,嫁人后就只能候在后宅,虽说有公主府,不也不能像男子那样经常出门。看来要找个只能依附福怡的驸马。

便哄骗道:“好,朕的福怡说的不错,不过要是有喜欢的,可要告诉阿玛。”福怡公主知道康熙哄她,不过不用催嫁人,也好。

就这样,福怡先跟着怡亲王商道,先在皇宫内设立女子书院,大臣的女子由3岁便可入学,一直读到14岁。而教导她们的是后宫的嫔妃,也有是外面请的女夫子。

怡亲王也知道福怡公主的做法是想提高女子的地位。虽说是奇怪,但是一想自己福晋打理王府是井井有条,让他办公回家从来不用心烦,而且福晋嫁妆的铺子收益也是比他俸禄多。

便写折子请奏。康熙一看,便知道是福怡做的,便在早朝通过。大臣虽说想反对,可以一转头,如果自己女儿和福怡公主打好交道,宸太子府里还有一位侧福晋,也许可以拼一拼。

就这样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68965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