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大航海时代(3/7)
着就越发不敢吭声了。
江建民一看江树平又蔫了,有点儿气不打一处来。背后说的时候慷慨激昂地,怎么一到关键时刻就像狗肉一样上不了桌了?
“二叔,那边的人只要当天能拿到几个饼子,干活可卖力了。”看到江奕不太相信,江建民又补充道:“是那个叫小恩的黑人说的,也是他说的很多地都在撂荒,都是河边地。”
尼日利亚确实是一块宝地,正是因为那里的土壤肥沃才支撑起了非洲第一人口大国的地位。要说黑人不喜欢干活也是真的,毕竟热带地区到处有果子可以摘,而且是四季如此,所以没能培养起储藏过冬的传统。
资源诅咒,这个曾经让荷兰国肉疼的记忆,在农业领域同样存在。
“小恩那个家伙···喜欢吹牛,你们小心点儿。”江奕没想到这个小恩竟然这么容易跟各地人打成一片,想来也是前几天闲得无聊:“另外,咱们国家的粮价低了不说,每年忽高忽低地也难说。”
“美利坚的专家都说了,以后华国肯定会缺粮食的。”江建民看到检票员又在催促,知道自己没时间了,他冲着江树平打了一个招呼,江树平递过来一张报纸。
江奕略一定神,看到了那篇鼎鼎大名的文章:谁来养活华国!
没想到这些家伙们也会关心国事,也能放眼看世界了嘛。想到这里,江奕心中似乎起了一些波澜。只是,在时间紧张的情况下,这个小情绪暂时没能翻起大浪来。
如果是经历过风浪、见识过这些专家手段的人,可能会忽略莱斯特·布朗这个耸人听闻的报告。
可那是在刚刚大开国门、充满了困惑和不自信,又将西方经验奉为圭臬的阶段。所以,这篇报告公开后,华国的第一反应就是布朗在制造“华国威*胁*论”,国内由此召开了无数场研讨会,各个层面都发动起来论证一个命题:华国人能够养活自己,不会对世界造成麻烦。
这位作者也无数次接受了华国各个科研院所的邀请,他达到了一篇研究报告的最大收益。只是对于华国人的目的,也就是“希望自己相信华国人,并且能够改变自己的结论,哪怕是柔和处理一下也好”,布朗的态度并未松动。
“江奕,人都走了,你还在想什么呢?”韩菲凡好不容易有机会跟江奕单独面对,候车室里却被江奕的两个同乡打扰了,现在终于上了车,没想到江奕却始终在想着心事。
江奕正在想着的事情超前时代太多,他不确定韩菲凡能不能听得懂。
九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