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潮1980」

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霸榜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霸榜(4/7)

宁卫民花钱求人,极力想要营造出的曝光率都高呢。

这得省多少营销费啊,又被蹭到了!

而且这些媒体现在也已经不满足于那种表面化的报道了。

都希望能够和姜饼人的老板当面谈谈,深挖企业背后的一些故事。

更想弄清楚表面上好像不怎么挣钱的姜饼人,到底赚不赚钱?

他们是怎么做到这么好的餐厅环境,这么美味的食物,又是这么实惠的价格的?

会不会像老百姓们担心的那样,他们会因为不盈利而倒闭?

不用说,这些应付媒体的差事宁卫民可不干,自然是要推给沈存的。

于是沈董事长就成了红极一时的国际友人和商业明星,频频在媒体上亮相,一时竟有风头盖过当红影视明星的势头,曝光率不比参加春晚排练的邓丽君和斐翔差多少。

不过说实话,面对媒体怎么发言,怎么措辞,倒是很值得商榷的一件事。

他们总不好把心里话真的一五一十跟媒体都说出来。

真要是告诉媒体,他们如此的价格也有将近一倍的毛利,是因为最贵的进口原料都不是名牌产品,而且货比三家,通过大规模采购才把成本降到最低。

连餐厅的装修,餐具、酒杯,甚至姜饼人的钥匙链都是宁卫民的关系户提供的,可以说是全市最低价。

更主要的是因为国内的房租低,人工低,合资企业还有免税的优惠政策,他们才能做到这样的价格,靠价格优势和规模优势来抢占市场,其实赚的一点不少。

那他们的人设和企业名声非得垮塌不可。

所以沈董事长听了宁卫民的建议,面对媒体采访根本就不谈利益,不谈经营,只讲情怀。

“其实姜饼人的定位也并不是纯粹的西式快餐,而是能够让一家老少都满意的家庭餐厅。我在美国生活多年,所以我非常清楚,西餐其实并不高贵,也是普通的饮食。所以完全可以用大部分人都负担的起的价格满足大家的需要。因此我这次回到故乡,回到京城老家,之所以会开餐厅。就是希望,能把姜饼人做成一家‘让不那么富裕的爸爸也能自信的走进去,并且跟孩子说随便点’的西餐厅。”

“当然,我能做的也不多,顶多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国潮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