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潮1980」

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铁三角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铁三角(4/6)

,这江惠还真有点巾帼不让须眉的劲儿,她的见识的确在年京之上。

实际上,还真就让她料准了,后面发生的事情,真就像她所说的那样丝毫不走样的在进行着。

虽然《开放国库券转让市场试点实施方案》见了报,可也就是一晃而过的事。

各大新闻媒体对此都是寥寥几语而过,没人敢于重点解读。

而能够从中看到市场机会的人也并不太多,简直少之又少,还没炒汇的人多呢。

当然,或许也是因为资金和人手门槛高的缘故,才没有多少人参与。

反正这么说吧,这门生意简直就像为他们这个小团伙天设地造的一样,让他们几个很容易就赚了大钱。

第一笔生意,就是江浩和年京率领他们的手下,带着这些人提前收来的八十五万元国库券,在沪海国债放开交易的第一天赶到了沪海的交易市场出售。

当天就全卖出去了,轻轻松松赚到了三万四千四百元的价差,刨去这趟差旅费和消费吃住,净赚三万三千元。

江浩和年京每人分了一万五,三千留给了江惠。

此后他们就按照这种路数,一发不可收拾,越做越大,资本也越滚越多。

不得不说啊,他们这个小团伙会被称之为铁三角,的确是名符其实。

这不仅是因为他们彼此有着一层亲戚关系,可以比较相互信任,默契合作。

更是因为他们各自都在这门生意里发挥着各自的独特作用,每个人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员。

像江浩灵光的头脑和信息渠道是他的优势,让他领先于京城的大部分人察觉到了这个发财的机会。

没有他就没有这个买卖,光这件事他就功不可没。

而且他的关系比较“硬”,他的朋友都是各处的头头脑脑。

所以他收国库券这事儿也最容易。

只要那些小领导们替他一发话,往下一吩咐。

往往就是好几十人,甚至是上百人的“国库券资源”落到了他的腰包里。

而他的妹妹江惠作为一家信用社的信贷部主任,作用更是明摆着的。

谁都清楚,干这个,资金是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江惠则可以给丈夫和哥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国潮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