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风华」

第278章 唐军妙计雪前耻,凶豚入唐吞天下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278章 唐军妙计雪前耻,凶豚入唐吞天下(1/3)

历史最无情,记不住无数个大牛。

历史最有情,只字片墨便是一生。

有战歌云:

《都山骨》

寒甲凝霜刃,连营夜吹角。

烽火照渝关,胡尘蔽天高。

契丹饮马处,血沃黄沙焦。

将军匣中剑,犹带临洮潮。

降奚鼓声乱,突厥狼旗摇。

陌刀断残月,铁衣裂重霄。

少年挽弓急,老卒拾断矛。

都山埋忠骨,春来发新蒿。

六千人同歌,声震阴山道。

头颅悬竿日,汉帜不肯倒。

金铃碎雪泥,孔雀衔残刀。

忠魂不归家,化作山河春。

燕山边军全员死战守国门一事传入大唐境内,李隆基勃然大怒。

薛楚玉身为战神薛仁贵之子,却未继承其父英姿,又因当初与哥哥进行军事改革惹了众怒,被众保守派官员趁机上谏坐罪免官,幽州节度使一职由兵马使张守圭代替。

开元初,张守圭以平乐府别将跟随郭虔瓘驻守北庭。突厥入侵轮台,张守珪奉命领兵援救,在半路上与敌军相遇,其身先士卒,奋力苦战,杀敌千余人,生擒敌军统领一人。

他战过突厥,胜过吐蕃,悍不畏死,屡立奇功,可谓一代名将。

张守圭到任之后,整顿军政,激励将士,伺机主动出击契丹,频频取得胜利。

开元二十二年,契丹首领屈剌与可突干对张守珪非常害怕,他们感到在战场上取胜无望,商讨以诈降的奇招取胜,却不知这为契丹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幽州城头的角楼在暮色中拉出狭长的影子,张守珪解下猩红披风,指节敲击着沙盘边缘。

青铜烛台上的火光忽明忽暗,照得契丹地形图上的紫蒙川如同蜿蜒的血痕。

“报——”斥候裹着寒气冲进中军帐,“契丹使者已至辕门,声称要献降表。”

王悔看见主帅嘴角浮起冷笑。这位威震松漠的范阳节度使伸手拨开案头堆积的军报,露出压在底下的密信。

羊皮纸上突厥文字虬结如蛇,是三天前从奚族商队截获的密函。

“让使者进来。”张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人间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