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金銮折栋诗魂断,犹忆潢水夜拭刃(2/5)
此刻雨幕中又奔来数骑,马上人浑身精湿,怀中却紧抱着个描金药箱。
“让开!”来人滚鞍下马时,王昌龄认出是张九龄府上的老仆。
去年在洪州别宴,正是这个跛脚老汉为众人斟过岭南的荔枝酒。药箱铜扣在雨中泛着幽光,箱角隐约可见暗褐色的血迹。
孟宅的灯笼在风雨中飘摇如血,王昌龄踹开房门时,正撞见孙太医将银针从孟浩然背上拔出。
脓血溅在素纱帐上,宛如雪地落梅。榻上人忽然睁眼,涣散的瞳孔映着摇曳烛火:“少伯……你听……”
惊雷碾过襄阳城头,王昌龄俯身贴近,只听见破碎的呓语:“春眠……不觉晓……”
“已是药石难医,大罗金仙降世也救不得了。”
孙太医颓然跌坐,银针在青砖地上弹跳着,发出细碎的清响。
孙太医自宫中告老还乡,与孟浩然交好多年,否则也不会在为张九龄施针之后,就马不停蹄地赶来救治孟浩然。
只是今日不知是小鬼缠身,平日里百试百灵的吊命针法,今日却是一条性命都救不了。
窗外暴雨如注,却盖不过远处传来的哀哭声——那是从城南官道飘来的送葬唢呐,混着\"魂归韶州\"的招魂调。
五更时分,王昌龄抱着酒坛独坐江岸。上游漂来的河灯被浪头打翻,写着“张文献公”的纸船正在漩涡中沉没。
他仰头灌下辛辣的酒液,忽然想起那年曲江宴上,张九龄曾指着孟浩然的诗卷叹道:“清泉白石,不食人间烟火。”
此刻东方既白,汉江上晨雾弥漫,对岸青山轮廓竟与孟浩然伏案写诗时的背影别无二致。
只要草原上的草未曾化为灰烬,契丹与奚总会卷土重来。
潢水北岸的风裹挟着冰碴子,将唐军旌旗撕扯得猎猎作响。
乌知义勒住躁动的战马,铁甲下的中衣已被冷汗浸透。
他望着远处奚人部落升起的炊烟,忽然想起三天前赵堪递来的那封密函——火漆上分明盖着节度使张守珪的虎头印。
“军使还在犹豫什么?”
副将王九郎的马鞭抽碎空中飘落的雪花,他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眼中满是对军功的渴望。
“奚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