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心里的人(1/5)
周日的下午过了四点,小姨的茶楼已经不太忙了,小姨春玉告诉晏殊可以回家去住一晚,说是姐姐李春华电话里说了家里有点事,让她跟晏殊说一声,但是具体什么事并没有告诉她。
晏殊虽然不知道母亲突然要她回家又要出什么幺蛾子,但是也猜了个八九不离十。八成是跟她的婚事有关。母亲扣了她的身份证非不让她出去,摆明了非要定了她的终身大事不可。
村里的女孩子长大了之后,大多数都在初中、高中未毕业就出去打工帮家里打6工赚钱了。同龄的女孩子大多在20岁左右就被家人安排好了婚事,也有极少数女孩子在外打工自谈远嫁的,但是貌似都落个“一身月白风清”或者“离婚女”的名声回来了。
从初春到现在,家里的媒人进进出出也来了好多拨人,晏殊烦透了,她讨厌自己像被母亲展览拍卖的商品,但是她毕竟是个没有出嫁的姑娘,也不好明面上拒绝发脾气。母亲李春华却乐此不疲,看着容颜正美丽年轻的晏殊,她像是要从晏殊的青春年华里再重新复活一次,重新选择她自己心仪的结婚对象,再谈一次甜甜蜜蜜的恋爱,过一个不像自己这样窝囊憋屈的人生。
她知道晏殊是个执拗倔强的孩子,但是自古姻缘秉承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养她那么大,又力排众议的供她上了大学,她还敢像晏贞那个鬼丫头一样也来忤逆她?再不济,也像当初晏贞坚持退了隔壁村那个做厨师的未婚夫时一样,到时候也用一顿鞭子伺候,她也就像被驯服的野马了。
有句老话怎么说得来着?“棍棒底下出孝子”,对!对待不听话的孩子,还真得这么干!
晏贞的婚事基本定型了,她铁了心嫁给那个广东佬,据说是她主动追的人家,对长相帅气的广东佬爱死去活来的,她自小比较有主意,当初和那个小厨师也是如胶似漆,后来出去见识了一场,回来死活要退婚,为这,李春华好一顿鞭子伺候。
李春华知道,晏贞骨子里遗传着自己不安分的基因,对爱情有着非比寻常得执着,她自小就又懒又馋,放在身边对自己也没什么益处,儿子晏清乖张叛逆,虽然结婚了,但是一事无成,还得处处帮衬,每天除了吃喝就是出去赌,输了钱回家就打老婆。每次她一来劝解说教,儿子宴清看她的眼神里总是不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