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rhythm10(1/7)
阳光充足的四月天,常绿的大榕树枝叶婆娑。
并不止细叶榕,从第三教学楼往外走的小路沿途好几种乔木高拔,投映地上的光影朦胧斑驳。
说实在,每当那位男老师宣布下课,李绫儿都仿佛自名为会计学的牢笼被解放一样重获新生。徒步在林木纵列伸展的安静道路上,只有校车久疏来往,要么学生踩着单车轻快地擦身远去,更多是走不同捷径朝不同方向离开的同学短暂相伴,暖和的风习习吹在脸上,前一刻教室的场景课本的知识,都瞬间变得隔世记忆般遥远。
校园卡里的生活费快扣光了,前两天就从饭堂的收银机注意到了这点,趁着今天在这边上课,便决定顺路到行政楼充值。一辆绿色的巴士鸣动着越过她,率先攀过这段紫荆缤纷的坡道。大姐她们应该在车上吧,她想着,脚下动作未停。
本来在新生入学之初,学校派发的银行卡即已开通为余额不足的校园卡自动转账的功能,然而正是她入学不久,回家搭地铁期间,大意丢失了这张银行卡,除了要经历下车后匆匆去挂失补办的繁琐周折外,新申请绑定的卡竟莫名失去了自动充值校园卡的便利。于是每过一段时间,不管天晴阴雨,她都会出现在离宿舍近半小时脚程的行政大楼前,走进业务大厅,掏出粉粉的钞票,递交给办理人员……但凡她更不愿面对在饭堂就餐先得买饭票的麻烦。
重新站在阳光下,才刚过十点。
因为百年校庆的整修庆贺,眼前这条双向六线马路可谓耳目一新。自己还算是幸运的吧,李绫儿毫无压力地穿过空荡路面,边感叹着。虽然遗憾失落入读理想学校的机会,但她随之获分配的宿舍区彼时建成堪满三年,楼下生活设施基本满足,并且在教学楼和宿舍之间就是连接外界的公共道路,城市公交穿梭其中。而不像一部份宿舍区,尽管附近同样教学楼矗立,宿舍楼却外观陈旧,她坐校巴途经时曾远远瞟过一眼,难以想象自己可能住在阳台那般狭小的舍间,更别谈享用电梯和热水定时到户。这就是由奢入俭难。
人的“失去”,总是在不经意的下个瞬间,经由“得到”补偿。正如一条河要有中游的割舍流泻,才能让上游携带新的营养物质如期而至。
“付出”的说法兴许更贴切。
或拎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