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伴读(4/6)
“就算你不承认,那些在人界大学读书的洋学生能答应?只要在人界大学就读的洋学生足够多,到时候洋界窝里反,咱们人界的大学自然就坐收渔翁之利了。”
“人界现在流行一句话,叫做希望在民间,意思是只要把民间的工作做好了,洋界高层也就不得不顺应民意,承认咱们人界的大学。还有一层意思,就是民间的工作最好做,老百姓图什么?”
“还不是谁给的好处多,就往哪儿倒?你们想想,三个办法,是不是最后一个最容易?洋界没学生来,我免费!免费还不行?我就送钱!既能来上学,还能挣着钱?你说洋界的学生他能不来吗?”
听了李至孝的话,在座的几个人不禁纷纷点头,王尧也是大为感慨,洋人真特么一个个都瞎了眼睛,咱人界的人才可是真不少啊,就这广招洋学生一条,简直就是妙到了极点的法子。
同样是花钱,你想招洋界的教授,人愿不愿意过来先不说,那一个人就得花多少钱?可招学生就不一样了。
免费能免多少钱?上学这玩意就和请客吃饭一样一样的,十个人是一桌,十一、十二个人不还是一桌?添双筷子的事情而已,哪里能和请著名教授要掏出的那些真金白银相比。
再说送钱,人一个洋学生,在家得花钱吃饭,来人界同样要花钱吃饭,你送的钱只要够他吃饭,再多出那么一些,这特么不比在洋界还惬意?不用打工就能吃饱饭、有钱赚,不来的岂不都是傻子?
可教授就不一样了,人拿钱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生活需要,里面还掺杂了很多乱七八糟的因素,洋界同级别的教授拿多少钱,是不是要攀比一下?自己跨界过来,这辛苦费是不是得考虑?……
这世界上只有一件东西是永远不够的,那就是钱啊!作为教授,哪个不是个顶个的会花钱?就算自己生活简朴一点,人做学术、搞科研要不要钱?不仅要钱,还是要大钱!
虽然一个学生和一个教授,那分量不好比,但是十个学生、一百个学生呢?花的钱加在一起也未必有一个教授多,可形成的规模效应却未必就比请一位教授差了。
真特么是个好主意啊!代价不高,成效?不过是为了洋界承认而已,又不是想争个前三名,照这个法子,洋学生还不得一窝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