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来的儿子」

第515章 上海证券市场

上一页 简介 下一章

第515章 上海证券市场(3/3)

上海华商纱布交易所(今延安东路21号)

上海金业交易所(初设在九江路5号也就是今九江路45号花溪大厦,后搬到九江路69号今古象大厦。) 中国机制面粉上海交易所(初设于民国路丹凤街口,今人民路新开河附近。1932年迁至民国路261号,今人民路261号厚德大楼,2002年外滩改造时拆除。)厚德大楼 上海杂粮油饼交易所(爱多亚路15号,今延安东路17号。)

淞沪会战后,华商经营的交易所因为物资管控,重庆政府与日本进行经济战等原因全部关闭,除了华商证券交易所在汪伪接管公共租界后于1943年复业,其他交易所再也没有开启过交易。

从淞沪会战到太平洋战争爆发这段时间,整个上海的证券市场只有众业公所一家营业。

这段时间外商股票是证券市场主力,华商股票陪跑。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强制将众业公所关闭。

由于没有正规交易所,整个证券市场进入一种自由状态。

此时英美公司在中国已经难以立足,华商股票开始成为市场主力。

加上法币受阻,中储券没有可信度,外汇市场关闭,大量游资开始收购华商股票以应对风险。

仅1942年就成立了127家公司买卖华商股票,这些股票公司资金来源相当复杂,很多都和日本人纠缠在一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回来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