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得知(1/5)
解决了武器的问题,苏禾就把孩子们读书的事情提上了日程。
教学先生是现成的,由梁修文担任。
至于孩子们读书的地方,大家用半天的时间在村里的空地处搭了一间占地八十平米的竹屋。
考虑到室内光线问题,窗户设计得很大,夏天挂上纱帘,冬天挂上棉布,就有冬暖夏凉的效果。
上课的时间在每天早上,大家把苏禾布置的跑步任务和学习的拳脚功夫做完后就可以挪步到学堂中学习。
苏禾不限制上学堂的性别和年龄,只要达到上学堂的条件,都必须来学堂。
学堂中也不分性别,只分年龄。
年纪大的在大班,年纪小一点的在中班,年纪最小的在小班。
全村一共五百多人,老年人就有一百四十多人,青壮年六十多人,小孩两百多人。
这次符合进学堂条件的小孩有一百多人,分班之后,一个班三十几个人。
小孩一一多,课堂就像菜市场一样吵闹。
梁修文整天课都没上多少,光顾着维持纪律去了。
苏禾一看这样不行呀,得找几个空闲的婆子过来帮忙才行。
这人倒是好找,就是这报酬吗,苏禾决定给每个人个两斤粮食一天。
这个对于闲着也是闲着的人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因此两个婆子很快上岗工作。
梁修文不用再管课堂纪律后,终于可以安心开展他的教学了。
阳阳的弹弓耍得越来越好了,有时候还能打到一两只野鸡回来给大家加餐。
小薇现在每天都要去一趟山洞那边看蚕宝宝,看得出来她也很想养蚕。
不过她现在年龄不太够,大家都不太放心她去养这么矜贵的东西。
她虽然有点沮丧,但很快就调整了心态。
努力跟在大人身后学习怎么样养蚕宝宝,还把蚕宝宝的生活习惯用纸笔记录下来。
当然啦,纸笔由苏禾提供。
现在课堂上的学生都是用手蘸水写的字,连支像样的毛笔都没有,就更别提纸张啦。
纸张的制作工艺一向只掌握在世家手中,且因为制作的工艺不成熟,所以纸张的制作过程非常耗费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