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生存的哲学(1/4)
蓝知非摸着裤兜里小小的药盒,那药盒里只有两颗胶囊:一粒是营养胶囊(bes),一粒是造梦胶囊(bss)。
这两粒胶囊,他已经做了三万六千次抉择了,但始终未能下最后的决心,因为“吃顿大餐”和“做个好梦”两者间,实在难以做出抉择,并且这是自己唯一拿得出手的财产。他的计划是:与心爱的女孩一起“吃顿大餐”,然后回家“造个好梦”,从此不必醒来。只是,这个计划实施起来有点困难,因为他始终约不到心中的女神共进晚餐。
对于富人阶层而言,获得bes很容易,换句话说,富人是不需要真正进食的,只要吞下一粒三分之一小拇指甲盖大小的强效bes,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和能量就能维持整整一周,期间,只要适当补充水分就行,不过懒得喝水也没关系,胶囊内的浓缩水分子也足够人体维持一周。虚拟终端通过受众语音指令(也可以用意识,但用语音指令的话更能体现尊贵的仪式感)唤醒,受众只需端坐桌前,终端就会真实地呈现最佳的大餐组合,这是脑芯片根据个人喜好精准筛选的结果,这是选择困难症患者的福音,这桌丰盛的珍馐绝对是视觉、嗅觉与味觉的最爱。
bes是开启脑芯片进食程序的钥匙。两者相互作用,生成一种“饱腹感抵消”的运动机理——bes本身可以使人产生饱腹感的错觉,但脑芯片会向知觉系统不断发射“饥饿”的诉求,只有通过虚拟的进食才能平衡这两种虚拟的知觉。当然,发射饥饿诉求的频率是可在终端上调节的,比如设定成标准的一日三餐模式。即便设定成一日十餐,也根本不用担心肥胖的问题。
这项技术最受欢迎的部分是,通过脑芯片,虚拟食物能放大实物10倍的嗅觉以及味觉对大脑感知区域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并释放出相同比例的多巴胺,这种快感是颠覆性的,使人欲罢不能。
现今,一粒基础bes已经卖到一百震旦币,强效bes的价格更是炒到了一千震旦币,这笔钱足以让一位“基础公民”环游世界八次了。蓝知非买下这粒药效仅有半天的基础bes的时候,还是在十年前——他出了第一本书,当时正赶上“618”大促,商家还附送了一粒造梦胶囊。
虽然人类的制药技术已经能达到保质期三十年,但毕竟十年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