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有毒」

第42章 妥协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42章 妥协(1/3)

这个让步不可谓不大,在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眼中,著书立说、开山立派,有时候比当宰相的成就感还强烈。

用句成语描述,那就叫骑虎难下。即便知道有些事情做过份了,对国家有伤害,那也得硬着头皮上。

在这半个多月的时间里朝堂里都快开锅了,大家全都在抱着团的互相讨价还价,就像菜市场上买菜的老太太一模一样,几分钱的利都得争得面红耳赤。

这不就是共识嘛,王安石也不怕多一个副相来给他捣乱了,司马光也不忌讳在政敌下面当官违心的去帮助推动新政了。

对了,说起两位宰相,洪涛又对自己的历史知识储备重重的鄙视了一次。原先他以为王安石在朝堂里最大的政敌就是司马光,因为历史书里好像是这么讲的。

至于他们之间是怎么交换利益的,真没必要和自己说,反正大家各退一步的姿态算是做出来了,后面该怎么走,就得看自己的花膏能不能给他们带来实质性的补偿。

皇帝、新党、旧党,三方势力搅合在一起谁也斗不赢谁,结果就是战火越烧越旺,已经到了谁都无法扑灭的程度。

地方上的厢军已经被消弱得没什么战斗力了,说是军队,其实就是建设兵团和农垦兵团,修修水利、垦垦荒地才是正事儿。

共识显然是达成了,现在司马光已经重新回到朝中,官拜门下省侍中、知枢密院事、镇淮南府、判永兴军。

宋朝是没有军区司令的,因为作战部队只有禁军,还是归朝廷统领,除了枢密院和皇帝之外,谁都不能染指。

“驸马只需教授边军制作之法,其余之事自有朝廷决断。”听了王安石的话,神宗皇帝陷入了沉思,好一会儿才发表了意见。

最可怕的是谁还都不敢去救火,生怕一分心,其余两方势力就会乘虚而入。说的通俗点吧,现在是三位内功高手在过招儿呢,全把内力发了出去,谁先收回来谁就最容易受伤。

事实上也确如洪涛所料,改革派和保守派确实达成了初步妥协,但内容远远比他预料的复杂。

可事实上司马光早在九年前就因为新政的问题和神宗皇帝闹翻,主动请辞去了外地,具体头衔是兵马都总管、安抚使、兼知永兴军府事,大概意思就是永兴军路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大宋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