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有毒」

第102章 家贼不用防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102章 家贼不用防(1/3)

第一条路大部分都比较清静,只是拐弯比较多,路面也相对窄;第二条路更宽阔,是整座城市的东西主干道,可路两侧商铺和政府机关比较多,人也比较多。

“官人、官人,他怎么也来此贩卖货物了,莫不是偷了宝绘堂的物件,跑这里销赃的吧!黄蜂,快与官人把这厮抓住,带回去好生拷问!”很快她就发现了情况,不是贼偷,而是远处的一个书摊。

洪涛选择的是第二条路,没别的原因,他想过过闹市狂奔的瘾。这玩意就像是在后世的长安街上跑开车跑120公里时速,只是不清楚宋朝有没有交警,会不会扣分罚款。

可这个书商与众不同,书是按摞放在架起的木板上,每摞也得几十本,整整齐齐的码放了几十摞。

这里太大了,摊位太多了,每样东西都不错,都想买。但每个人只有一贯钱,虽然这笔钱已经很不少了,可钱这个玩意也怕热闹,大家一起花的时候它就没的特别快。

回府的时候队伍变小了,孩子和女人们坐车在后面慢慢溜达,洪涛则带着黄蜂先走一步。

“莫要乱讲,娘子,差人去听听他在说些什么,卖的又是何种书。”

东南亚人最孙子,他们的货物只有一种,铜铸的佛像,各种各样教派不一,而且要价非常高,有点半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意思。

和这位蒲姓大食商人后裔不一样,相国寺庙会上还有很多纯正的外国商人,胡人、大食人、东南亚人、日本人、高丽人、契丹人都有。他们大部分能说一点汉话,所卖的物品也多是他们国家的特产。

不过他选择的地点很有讲究,相国寺,庙会只是附加属性,寺庙才是它的本职,香火还特别旺,上到达官贵人、下到平明百姓都喜欢到这里烧炷香。

毕竟过不了几个月自己也得大批量雇佣劳动力了,不管是种树、熬蜡还是炼焦、制造蜂窝煤,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朱八斤懂是他懂,自己可以不参与具体事务,但大事小情必须明白,不能真当甩手掌柜的。

每人每天差不多要150文工钱,如果超出了定额还有奖励。就算没有奖金,一个月小5贯钱也不少了。要知道自己的好友苏轼在黄州做副团练,每个月的工资也不过五贯钱。

书商就站在中间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大宋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