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退一步(1/4)
要知道人的能力不仅仅体现于科考成绩,被埋没的人才还是挺多的。其实这种活动也是双方的需求,高官雅士需要衣钵传人,能让他们挑选的原材料严重不足。有了干谒活动,底层士人可以获得上升渠道、上层人士可以培养自己的势力,也算是一种双赢。
事实上这位公主的能量确实不小,她举办的干谒活动成功率挺高,除了能凭借皇家的面子请来高官名人之外,前来争取上位机会的士人里也不乏能力出众之辈。
至于说心理障碍啥的,都是瞎扯,能有啥障碍,这时候得聊入乡随俗。古人15岁成年,自己凭什么非要用后世的标准去要求人家呢,要融入嘛!
“嘿嘿嘿……莲儿!就会偷听傻笑,还不快去厨房催一催,耽误了官人和娘子的功课,小心家法!”这个奖励很合洪涛心愿,刚想仰天大笑,忽然发现榻边多了一个人,正抿着嘴偷乐呢。
“……妾身陪夫君温习新功课就是了……”看到驸马那一脸坏笑,公主就知道他想要什么。这种事儿虽然有时候让人非常难以接受,可习惯了之后也未尝不是一种幸福。
既然要当官从政就不能太要脸,这一点中外古今都是通用的。总体上讲吧,只要上升通道不止一两条且都能畅通运转,就是个良好的制度。
同时具备这三点的人并不多,卫国长公主恰好够格。身份自然不用说了,皇帝的亲妹妹,足够高贵;性格也合适,这位长公主就喜欢高朋满座热热闹闹,清静就是她的死敌。
所以还不能轻易得罪,必须虚情假意的周旋。自己又很烦这种交往方式,保不齐哪天就翻脸了,然后就是一屁股麻烦。
洪涛还是比较怵这种人的,因为是亲戚得碍着面子不能随便下狠手,但她们很会嘻嘻哈哈办大事,成事不足却败事有余。
“光娘娘高兴可不够,夫君我也是有大功劳,该怎么谢啊?”这其实也是洪涛的愿望,孝顺不孝顺的和自己没啥关系,只要公主能由衷高兴,付出的钱财和要应对的麻烦就都不算事儿。
“在府上自然是娘子来当家,夫君我也要听娘子的吩咐。”
除了性格上的差异之外,姐妹俩在行事风格上也比较对立。
宋朝有科举制度不假,但高材生能有几个呢。成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