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还是马峰(1/3)
“呈上几支来……”看到众臣都提问完了,驸马也一一作答,皇帝终于发话了。
“吕大人有所不知,此箭只要射出百不存一,或烧断或折断,除箭头箭羽可回收,无可用之物。若想仿造有二物不可或缺,其一是精钢箭头与软铁箭羽、其二则是箭身竹筒内之火药。就算蕃人可以锻打精钢熟铁,成本也是我朝十倍百倍,然没有合适的火药配方,换成纯金打造也是枉然。此配方除下官之外无第二人知晓,待配方完善之后将交与陛下妥善保管。”
这个问题洪涛早就考虑过了,这也是他非要使用竹子作为箭杆的主要原因。如果换成更为坚固的木杆,确实有一部分箭矢是能回收利用的,但这样做的成本更高。
“犀利是犀利,不知造价几何?”能问出这种话的肯定是王安石,他对成本总是很关注。
箭矢价格挺贵,一支最普通的成本价就得几十文。为什么会这么贵呢,因为大多数箭矢都可以回收再利用,不算一次性消耗品。
如果此话是彭大的说的,准会被驸马臭骂一顿。司马光肯定不能骂,那也不能干听着。杀人武器还要个毛的好看,只要能把人弄死不就完了。文人就这点不好,太感性,臭讲究太多。
但这种可能性基本不存在,宋朝的统兵将领打仗很是死板,如何进攻、如何防御、如何撤退都是事先商议好再经皇帝批准的,谁也不能随便改动。
谁也不敢保证打仗总是赢不会输,所以这个问题是切实存在且必须予以解决的,否则一窝蜂和大马蜂就算再厉害十倍也没法用。
笔直纤细的梢竹淮河以南地区广泛出产,也没什么大用,除了运费之外基本等于不花钱,且比木杆加工简单,还能方便的在中空的竹节内灌入铁砂调节重心,不如拿来作为消耗品。
禁军里的规矩很严格,即便是皇亲国戚来了也得遵守,那不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嘛。要是哪天前线真打起来了,保不齐就得派自己带兵上阵。
他这是有意的,为的就是给自己即将获得的职务打个伏笔。如果给出了具体价格,皇帝一高兴真给弄个禁军实差啥的那就傻眼了。
“都尉所言深得吾心……”司马光听没听出来驸马话中有话不清楚,反正王安石听出来了。
只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