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有毒」

第179章 长安遇险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179章 长安遇险(1/4)

利用等富姬的这点时间,洪涛打算先把长安城转转。京兆府尹之类的地方官就不去拜访了,待到安定下来之后,让高翠峰拿着自己的名帖去转一圈也不失礼数。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政权定都于某个地方,往往先考虑其地理位置的优越与否。比如是否有利于防御外地入侵、交通便利和漕粮运输等。唐以前的历代王朝为了预防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其都城多建在关中地区。

自己带来的几匹马都是府里的,全有御马印记。这就像后世开着国务院办公厅的公车出现在二三线城市里一样,马上就会引来当地部门的关注。只要对方没有太过激的举动,没必要去纠结这些小事儿。

提点坑冶铸钱司是中央直属部门,工作上用不着和地方官交接。一般的提点司肯定有些业务需要地方配合,但自己这个提点司性质不同,不管地方官乐意不乐意都得配合,敢说半个不字中旨和禁军伺候。

来自全国各地的粮草、军械、人员都要先运到此地,再向边境各军镇输送,京兆府就是最大的集散中心。

不过越是靠近长安城河道上的船只就越多,到了灞桥镇码头时,河面上居然堵船了,排了好几里路,全都是等待在码头靠岸卸货的。

本来莲儿她们都准备好要进城好好逛逛,结果船队突然又杨帆启航了,洪涛这顿埋怨躲都没地方躲,只能推说不入洛阳乃是为了大家好。因为自己刚刚掐指一算明日会有大风,还是逆风,要是不趁夜赶路会误了时日。

“看情形不入城也罢……”听完了高翠峰的介绍,洪涛的脑袋也有点大了。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江淮地区的农业和经济后来居上。这时关中的地理优势反倒成了制约其发展的缺陷。

槽船无法大规模逆流而上,只有少数小型船只在不计成本的情况下才可通行。陆路运输到了函谷关再西进也不容易,国家的重心开始东移。

经过这十多天的航行,洪涛亲眼所见逆流而上的艰辛。怪不得大队的槽船都不往西行呢,除了拉纤人数限制之外,连通灞水和洛水的人工河渠也无法通行太大的船只。由东至西大规模运输还要靠陆运,成本高也没辙。

“依翠峰看好像不是公门中人,官人还是小心为妙。”过了一会儿高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大宋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