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有毒」

第333章 乌鞘岭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333章 乌鞘岭(3/4)

防有夏人的哨兵存在。

一个就是乌鞘岭,一个在西边属于吐蕃控制。讹力命说这两个关隘都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西夏人把它们叫做金关银锁,很结实的意思,牢牢的锁住了凉州的南大门。

偷袭也不很难,悬崖的南边虽然陡峭但也不是无法攀爬,有了登山器械的辅助,训练有素的特种兵可以在不惊动敌人的前提下攀上去。

讹力命没太过夸张,这座关隘确实很险要。它充分利用了地形,建在一座悬崖上,下面就是水流湍急的古浪河。在河岸和悬崖之间有一条半人工半天然的通道,宽不足两丈,还有个九十度的拐角。

据说是为了正统,表明党项一族是由魏朝的拓跋氏而来。但他的儿孙都比较喜欢汉文化,西夏国内又有很多汉人贵族,这个新姓氏并没普及开来。所以西夏皇族有的姓李、有的姓拓跋、有的姓嵬名,其实都是一个意思。

但人数不能太多,也无法保证发起突袭时一个敌人都不漏掉。只要跑了一个,就和点燃了烽火差不多效果。

济桑城在凉州东南,是凉州通往兰州的熙兰路中一个重要关隘。它就建在古浪河边,坐船顺流而下一日即可抵达卓啰城,不管是运兵还是运粮都十分便捷。

可他从来不认为这座关隘能挡路,新军的攻城弩和火油弹他见过不止一次,那玩意真是攻城利器,谁赶上谁倒霉,没招儿。

“几名手下在巡逻的时候碰到三名夏人信使,没有活口但有书信,是济桑城送往凉州城催促粮草的,看样子卓啰城那边打得挺热闹,夏人要从济桑城发援军了。”蒋二郎从皮兜里掏出两封信,上面写的都是西夏文,但已经被翻译成汉字了。

“乌鞘岭关隘是山遇惟亮生前修建,此人乃景宗族叔,精通边事,一直是右厢都统兵。他又名嵬名山遇,大人所诛嵬名阿吴即是嵬名山遇之孙。”看到洪涛还不死心,讹力命又抬出一位他认为赫赫有名的人物,打算以此说明乌鞘岭关隘的难度极高。

“此处没有通路,所有东西包括兵卒都要借助吊篮上下,就算守军只扔石头我们也难以通行,那些大石头都是从山崖上凿下来的,只用木料机关固定,一旦遇敌就会从崖上坠落堵塞通路。”

“哦,此处乃是死地?”洪涛本来已经把望远镜放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大宋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