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羊要吃人了(1/3)
大家可以养羊,大规模圈养,然后再开办漂洗厂和毛纺厂。这些玩意必须有固定经营地点,而且还得交高税率,谁让你赚钱多还破坏生态环境呢!
只要有了比较恒定的浸泡时间,那自己就能把用脚踩踏的环节也省去。火碱对皮肤有腐蚀性,干脆就改成水力驱动的木锤。脚踩、木锤打、摔打其实是一个效果,后世的洗衣机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工作的。
于是这张图纸就和他的家书一起送回开封了,图上还有他的亲笔提字,塞外雪城!注意啊,都是简体字,繁体字他是既看不懂也不想学,爱咋地咋地!
从湟州开始洪涛就在琢磨一个问题,该如何发展当地经济呢?光靠种米囊子花不是长远之计,这玩意指不定哪天就得全面绝禁,总不能为了湟州经济就让花膏满大宋走私吧。
就算人烟稀少的北面,隔着大漠依旧是羊毛产地。洪涛就不信那些黑白花的鞑靼人不愿意拿羊毛换粮食,有了粮食他们还四处征讨个屁,也就没有蒙古帝国啥事儿了,都来给老子我织毛衣吧!
文字这个玩意从出生那一天起就是在不断进化的,总不能说繁体字才是正朔,那甲骨文咋办?篆字咋办?和它们比起来,繁体字又像是简体字了。
一个民族的文化完全没必要纠结于文字的进化,那样太肤浅太表面太形式了。文化是一种内涵,远远超出了文字的表面含义,具体啥叫中国传统文化作者本人也无权界定。
经济作物不灵,农业也不成,湟州还有啥拿得出手的特产呢?别聊罐头,那玩意在内地弄成本更低,犯不着非在农业不发达的湟州或者凉州制作。
“合算本官废了一旬的力气,就画出来张图纸!”洪涛对这个评价很不满意,他觉得自己的绘画水平挺高的,只是走的写实风格,古代人看不懂而已。
但他也没闲着,确实在干一件大事儿,很大很大的事儿,如何漂洗羊毛!
羊毛制品!纺织业!
搞好了用不了多少年凉州就得成为西北地区的金融和商业中心,因为它的位置正处于丝绸之路的东端,和内陆联系也很紧密,东、南、西都是商路。
就算他们一时半会儿接受不了,那不还有自己呢。干别的可能费劲,但要是玩后世那些炒作推广的把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