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有毒」

第393章 蒙古海军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393章 蒙古海军(1/3)

洪涛鬼点子最多,干脆就用雪橇糊弄事儿。这东西也不应该算雪橇,应该叫冰橇。它没有滑雪板,下面多了三根钢制的冰刀。

以后这种做法也会成为惯例,凡是湟州军方的大宗采购都必须优先拓荒者,数量不足的再从其它渠道获取,也算是一种政策上的倾斜。

其实古人也没这么溺爱孩子,就算是富人家的后代送出去学徒也和穷人家孩子没啥区别,该吃的苦少不了太多。

可惜他们等来的不是西夏救兵,而是讹力命带领的宋朝特种兵。有了这个西夏叛将的存在,很多不被宋军知晓的秘密都成了公开信息。

其实从原理上讲雪橇和船只是一样的,导航术的关键并不在脚下踩的是船板还是冰面,而在于代数和几何知识,关键还是星图。

其实宋代的阿拉善盟以南地区并不像后世那样全是沙漠,其间还夹杂着很多沼泽和绿洲。只是随着人口增加、气候变化,水源越来越少,沼泽和绿洲慢慢消失了,剩下的只有茫茫荒漠。

不仅仅特种部队可以用滑雪板,新军也把它当成了冬季标准配置,并且出钱优先向凉州和马尾城的拓荒者采购大量马皮。

这一去就是小三百里,深入了北面的戈壁和沙漠,还形成了两个不小的湖泊。那里洪涛跟着讹力命去过一次,风景很不错,聚集了好多野生动物和水鸟,如果不留意附近的荒漠会有突然来到江南的感觉。

想演示六分仪的效果,必须进行长距离移动才明显。所以这一滑就是大半天,直到太阳西斜才收了帆,在河边找一处背风的地方扎下了临时营地。

这些孩子里多一半已经是第三批儿童团成员,吐蕃、羌人、回鹘各族都有,相比之下汉人家的孩子倒是不多,且年龄普遍要比第一批、第二批儿童团的孩子大一点。

率先登上这架雪橇的除了从湟州调来的儿童团之外,还有三个新成员。他们是王冠的族侄,由王浩带到凉州交与驸马当学徒,专门学习那种神奇的导航术。这也是洪涛当初和王冠订下的合约条件之一,必须完成。

动物知道来这些绿洲和沼泽里生活,人自然也知道,很多从凉州逃难的西夏牧民就把这些地方当成了临时避难所。

他造了一架非常奇怪的雪橇,怪就怪在这架雪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大宋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