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贸易赤字(3/4)
。
这些账本并不是政府的税收和支出,也不是各企业的,而是湟州银行和凉州银行的。前面几本单看都没问题,但是对照最后一本总账看就有点问题了。
价格高没事儿,反正北地喝得起茶的也不是穷人,他们不用钱买,通常是用牲畜、毛皮、宝石之类的特产换。
“姑丈,我们打了胜仗,为何百姓们反倒不高兴?”这种情绪不光洪涛感受到了,三位皇子也有察觉,很是不理解。
得,人家也特事特办,把湟州和甘凉路的边贸给断了。不再有边贸输入,所有茶叶都是内地商人从官府购买再运输进来,等于是多了一个中间环节,又扒了一层皮。
西迪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了这位大人身上,或者叫她的情人。但是看到洪涛也低头不语也有些急了,生怕这位大人还没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又把后果详细阐明,试图引起关注。
“那姑丈今年打算把土地送给谁?”一百亩拓荒田,赵倜的眼睛亮了,向宸娘使了一个眼色。
“茶叶很好,我们的族人也很喜欢喝。但再这样下去黄金价格就会飙升,他们用茶叶拿走了我们的黄金,再把黄金以高价卖给我们。大人之前所做的一切全等于为他人牟利,我们的土地也就看不到希望了。”
这种茶叶制作起来很麻烦,喝的时候更麻烦,不能直接用水沏,先得用茶刀弄碎,再拿专用的小磨磨成粉,最后加上各种各样的香料,沏完了比咖啡还浓稠。味道嘛,各种各样,但没有一样和后世的茶叶相近。
试想一下,毛纺厂里制造的毛衣毛裤毛布,一套或者一匹的价格还顶不上二十块屁大点的片茶。老百姓辛辛苦苦挣的钱瞬间就全被这些高级茶叶给卷走了,内地商人来购买货物的金子转了一个圈又跟着茶叶走了,能不逆差嘛。
这两年湟州经济发展迅速,老百姓手里都有闲钱了,原本把茶叶当奢侈品看待的本地人也就开始学着内地人享受。他们不再拿一点茶叶煮一大锅茶水喝,觉得那样太低端,也玩起了内地人的讲究,喝片茶。这样一来湟州对茶叶的需求迅速水涨船高,且销量逐年加大。
散茶一般只有大城市里的贩夫走卒才喝,非产茶地的农村人逢年过节喝点也就成了,饭还没吃到一天三顿呢,哪儿有闲钱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