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临时协议(3/4)
二郎带队又去了兴化寺一次,直接就给抄了。所有僧众一律押到制碱厂和制酸厂去,让他们做最危险的工作。
洪涛已经想好了,这些寺庙一座也别想跑,要不自己来投案,要不就等着新军去抄家,越是靠近边关地区的就越要严厉处置,不能让它们一马勺坏了一锅汤。
要说开封府界赋税高这好理解,毕竟是首都,商业极其发达,内需消费巨大,还有旋涡效应。可河北两路真没有两浙路富饶,还要面对战争威胁,商业也不是很发达,光靠农牧业能交这么多税吗?
“本官查看了历年的账目,发现一件怪事。自元丰四年起,河北两路的税赋是两浙路的一倍,更比开封府界高出一倍半。难不成此地真比两浙路富庶?但以本官观察,此地民生并不如开封府界,恐怕也不如两浙路吧?”
表面上看仅仅是把西夏压缩了一半国土面积,可对朝廷财政的帮助是巨大的,光是马匹输入一项,甘凉路每年就能代替多一半的北宋马政,不光质量高,还可以省下朝廷大量劳动力和资金投入。
河北两路在册耕地二千七百多万亩,登记户数不到一百五十万,户均亩数二十多。仅仅在大名府路一地,三十多座寺庙隐匿的亩数清查出来多少?
用蒋二郎的话讲这已经不是寺庙了,而是贼窝。兴化寺的僧人不仅放高利贷,还入股经营城内的粮行、酒楼和庵酒店,强买强卖的事儿也没少做,死有余辜。
四十多……万亩,多一半都是上等水浇地。这要是把河北两路的寺庙全清查一边,估计没有五百万亩也得三百万吧。
隐匿最多就是兴化寺,它的寺庙在城里,庙田登记为五千亩,可是清算之后的数字竟高达九万多亩。
“哦……原来如此,那此地百姓岂不是负担更重?”洪涛听明白了,合算纳税高并不是真高,而是国家对此地投资巨大产生的假象。
经过半年多的接触,再加上王十通过各种渠道搞来的情报,洪涛觉得这两位北宋高官还是可以合作的。
“开国侯此问老夫确实知晓,简单至极,河北两路的赋税五分之四来自于马监和徭役。每年治理境内几条大河,朝廷就要征发数量庞大的徭役,再加上边军所需钱粮数不胜数。这些徭役都要由朝廷划拨钱粮,课税更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