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榷场(1/4)
“与契丹人互榷!这件事恐怕不好办。两国之间的榷场都在三军路手中把握,陛下不会让晋卿过早接手军路大权的,那样契丹人马上就会警醒。”
“……本官尽量不混到那个份儿上,除了陛下之外也没人有这个能力。其实这个事儿已经有人试过不止一次了,本官不还是好端端的活着,而且越活越精神。说到这里还请老大人帮个忙,给陛下上书要个与北朝互榷的权利。明年就要扩军了,也让本官多捞点军费开支,朝廷的钱是指望不上喽。”
新军和工程兵的运作模式几乎一模一样,区别只是使用工具不同,对技能训练的强弱不同。通过和那些从甘凉路来的老兵聊天,王韶逐渐拼凑起来一套新军的训练指挥作战模式,然后就更迷惑了。
看到三句两句话无法说服王韶去给自己当说客,洪涛不得不多透露一些信息。这些事儿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一旦让契丹人听到风吹草动,自己这几艘大海船连同水手就等于肉包子打狗了。
如果前面的话是在探讨技术问题,那这番话就绝对是替皇帝问的。任谁当皇帝在外面放着这么一支军队也不会完全放心,隔三岔五琢磨琢磨完全合理。
“我朝海船去北朝港口,这事儿恐怕要大费周章,即使陛下首肯,契丹人能同意?”王韶对这个提议很抵触,组建新军是需要大量钱粮,朝廷的军费也确实不太够。
“嘿嘿嘿,老大人息怒,等不到北朝利用我们的生铁打造出多少军备,本官的新军就杀上门了。到时候这三艘大海船再加上几艘海商的船只会起到大用,没有它们这一仗可能得打两三年之久,有了它们,不敢说一年拿下幽云十六州,但北朝的南京唾手可得。不光可以速战速决,节省大笔军费钱粮、少死很多新军士卒,还能避免因为朝廷里的变化半途而废。老大人的仕途几经起伏,应该能明白本官所说的意思吧?”
“老大人有一个地方说错了,新军不是某个人的,它是国之重器。但老大人也有一个地方说对了,新军确实谁来指挥都成。只要熟悉新军的作战模式又了解新军自身的优缺点,不敢说百战百胜,至少不会落下风,攻击不利守还是守的住的。”
但两国海贸岂是谁几句话就能定下的,牵扯面太广了,就算以军用为借口绕过市舶司,辽国那边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