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多事之冬(2/4)
用了化肥,他们比较幸运,挨着种植白叠子花的田地。白叠子花播种比水稻和小麦早一旬多,按照合同要求必须使用化肥。
洪涛这些天过得比较舒坦,有三个女人侍奉内分泌比较调和,脾气很好。听完了朱八斤的诉说既没训斥办事不利,也没想着镇压讨伐。
“大人我有个屁事儿,禾大壮和肥田粉先停了吧,就算不出事儿本官也要停止生产化肥,现在正好。”不提还好,这一提,得,想买都没了。
后世不是说了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骡子是马拉出来一遛就全明白了,不用听任何人讲。
“还没完全准备好,但也差不多了。八斤啊,这些年跟在本官身边忙东忙西,连家都难得回一次,辛苦了。”
这么一来大部分没用上化肥的农户就不太乐意了,他们倒也没欠收,和去年相比收成差不多。可是人总喜欢攀比,假如大家都差不多那谁都不会说什么。现在有人多收了二成意见马上就来了,不患寡而患不均。
“……属下以为此例不可开,要是成为习惯供销社会大难临头,小人有损失不碍事,就怕误了大人的事。”
而且这笔钱是纯收入,秋课在收购时就扣除了,明年的春课要看种植作物种类不同再另行缴纳,假如继续种植白叠子花春课还就不用交了。
这封信就是洪涛最后一招了,朱八斤是山川都察院下面的执行主管人,暗中的势力和门道遍布了好几个城市。情况如果有变他最有能力掩护一部分人撤离,能跑出去多少算多少。
“大人准备好了!”朱八斤立马就把心思从供销社上收了回来,满脸凝重。
“大人言重了,八斤这些年活得最像个人,就像孩子们说的是个有用的人,不辛苦,是福气……”听闻此言朱八斤马上觉出了不对劲儿,毕恭毕敬、诚惶诚恐,可真不知道因为啥。
河北路,尤其是大名府附近,主要的农作物有三种。最多的是桑树,这玩意比较抗造,旱点涝点都不怕,只要蚕虫不得病,生丝的产量基本靠谱。
“新军总不能去射杀手无寸铁的百姓,你这是还嫌本官名声不够臭,打算锦上添花?”
几家供销社存不了多少化肥,农户们又开始打府城附近供销社的主意了,不过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