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遍地开花(3/4)
甘凉路、大名府、渭桥镇、开封城。其它地区朱八斤和王十还没时间去布局,主要是交通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一旦离开驿道和水道消息传送太慢也就没啥意义了。
最有意思的还是福州城里的印字社,它是当地一位魏姓海商开办的,叫日报社。规模不小,临街两层小楼后面带着院子,除了为客户刊印书籍之外,还自己印发一种叫做商报的刊物。
在福州开办日报社的是王二,她身边的还有六个儿童团二期、三期和四期的孩子以及四位工匠,其中两名就出自宝绘堂。
这次他得到命令北上杭州把王二一行几十口人接到家中,名义上是娶了一位北地落魄地主的闺女续房,实际上是请回来一位姑奶奶,家里家外所有事情都是王二做主。
当初组建促进社时,大家的宗旨就是建立一个养父所说的国度,想当官得靠老百姓选,甚至当皇帝都得选,谁也别想一言九鼎,如何实现这一步,控制舆论很重要。
光登基还不成,这段历史要正式记录在南犹大国的谱系中,老凤凰就是执笔者。但是在如何撰写有关开国侯王诜的问题上没法动笔,宸娘对四五岁之前的生活只有零星的记忆,详细的收养过程还得去问开国侯本人。
这朵青色的火苗同样让两位犹太大拉比目瞪口呆,然后腿一软跪在了宸娘身后,把脑门贴在甲板上口中念念有词。
那日报社的消息是怎么来的呢?得去问朱八斤和王十。这两个家伙控制着顺风镖局、顺风邮递和山川督察院,表面上是护送货物、人员和信件往来,其实早就构建出一张还不算特别严密的大网,覆盖了整个北宋疆域的三分之一还多,基本分布就是黄河沿岸、长江沿岸和东南沿海府路。
初期先弄一些比较普遍、简单的工作,不求大发展只求隐藏身份。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资金量的充实,她们就会一点一点的发展壮大,同时还会把身边的生意伙伴、朋友、邻居裹挟进来一同经营,在当地做大做强。
以前各家商铺也会印一些自己的货物信息随商品一起搭送,或者贴在自家店铺门口招揽顾客,但从来也没人想过可以专门刊印出来当书一样四处售卖。
每个点之间都是独立的,儿童团的孩子们也不知道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们都在什么地方。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