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忽悠来的学生(3/4)
岂不是白白耗费了光阴。若是家产颇丰还则罢了,换做佃户家的孩子,这十年白吃白喝家中可供养的起?本王不打算教他们如何当官,却可以教他们如何养家。”
“……”但马百顷还是不信,在他心目中官员都是最坏的人,只会向百姓要钱要粮。从开封城里来的大官应该更坏才对,怎么可能反过来呢?
既然是县衙里的人私下和马保长说的,洪涛觉得这事儿基本也就和自己想的差不多了。很俗的段子,却很普遍。
“哦,你小子还知道不是本王拿的,我以为你要替你爹爹报仇,就拿本王开刀了呢!”
但现实不是小说,先不说自己有没有这个权利,就算有,当时的县官现在是否还活着?一没人证、二没物证,人家供词、手续一样不缺,仅凭小孩子几句话就能翻案吗?
为富不仁、为官不清,钱和权搅合在一起就没好事儿。自己这个黑锅算是背定了,除非能和包青天一样去县衙给马家翻案。
“你今年多大?”眼看谈话要陷入僵局,洪涛把攻势收了收,打算让小伙子先喘口气,然后再继续折磨,一下就打趴下没意思。
“南面的梁大官人家里就有一架,爷爷说一架车就能买半个村子!”马百顷还真见过,其实洪涛也见过,所以才会有此问。
俗话讲同类相吸,怪胎就喜欢怪胎。即便自己还不是特别了解这个孩子的脾气秉性,洪涛也想给他一个让自己多了解的机会。
即便这位凉王真的要归还自家土地爷爷也不会要,俗话讲冤有头债有主,平白无故的为啥要这么大恩惠。
“学挣钱的本事?”一听说办学马百顷眼睛里的仇恨就基本没了,看样子他挺愿意上学的,只是对办学目的有点疑问。
马百顷算是问对人了,这位凉王不光会挣钱,还把挣钱的本事说成了理所当然,听上去确实对一部分人很有吸引力,尤其是穷人家的孩子。
“男子汉大丈夫,想就是想、不想就是不想,何来扭扭捏捏?”马百顷服软了,洪涛又来脾气了,这火候掌握的确实精准。
看着马百顷一腔悲愤还无法宣泄的德性洪涛终于笑了,虽然不是故意的,但每次看到别人倒霉他都不由自主的高兴。
“知道它为啥叫驸马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