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 不一样的日本(二)(1/4)
在这个年代敢说有文化的日本精英,必须具备一个基本技能,会写汉字,要是能说几句,再做点诗词歌赋,就是大文化人了。
其实理由没这么好听,博多和肥前是大宋海商云集的港口,王浩根本就没有大宋市舶司的官凭,去了立马就会被当做走私犯抓起来,最少也得没收货物。
此时商人的作用就体现了出来,王浩和几个和尚直接用汉语在纸上沟通的挺顺畅。当搞清楚对方的身份之后,蒋二郎也聪明了一次,把他带的私货从船舱里搬了出来,打算问问和尚买不买。
想去日本只能每年二月初、八月初从明州出航,掌握好航行方向,一旬之内季风就会把船只吹到九州岛去。
几百年来无数代日本高僧坐着小破船九死一生的往大隋、大唐、大宋划,不就是想多带点书籍回来发展自己的文化嘛。可惜很少能得到正版,好不容易带回来一些,还被当做宝贝藏了起来,身份不够的只能看手抄本。
“你的皮肉又痒痒了吧,进门怎么没声?”胳膊向后一抄,入手软弹,向前一带,西迪笑嘻嘻的顺势坐到腿上,旗袍的斜襟还是开着的。
“谁进来连谁一起办,快念!”脸皮厚,可是不绝缘,这么高的电压马上让洪涛有了反应。信还得听,这是正事儿。但也不能漠视西迪的挑衅,干脆劳逸结合一下。
给钱!不愧是日本最牛逼的寺庙,人家的老主持当场就拿出两袋子米。还和王浩说由于路途遥远不便携带,这只是定钱,剩下的回到寺庙里再给,要多少给多少!
不过他在海图上大致标记了和南宋有贸易关系的日本港口,第一个就是大轮田泊,也就是后世的神户。南宋的海商除了继续去博多之外,很大一部分是去大轮田泊的。
这时王雄在心里狠狠的把养父夸了一顿,说洪涛太博学、太英明了,简直就是活神仙。当初从济州岛出发时洪涛交代王浩尽量交好日本和尚,大家谁也没太往心里去。
“那个破岛比较贫瘠,可你们的耶和华比较公平仁慈,就让金子和银子多了一些。”洪涛也知道米袋子里不是大米,本以为是银子,没想到是金砂。
“是官人看得太入神没听见……奴家帮官人读!”书房就是西迪的办公室,她进来根本不用敲门,可还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