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3章 以其道还治其身(2/4)
易满足,一旦觉察出被故意冷落保不齐会做出何种反应。
这些人全来自不同州县,其中大部分都有过共同的经历,在甘凉路、渭桥镇和大名府路的工坊里当过学徒工或者技术员,还有一些人有新军经历,剩下的少部分则是这些人的徒弟或者朋友。
这只是好的方面,不利的方面更多。此时洪涛就像是攻城一方,作战难度比防御方要大很多倍,需要付出的努力、受到的限制也更多。
“海中巨兽实属鲸鲵、长江书院独树一帜!”一旬之后福州日报也对此作出了点评,风格明显更趋于理智。
王诜作为当朝官员,私人开办书院还私下招收学生,这算不算心怀不轨呢?谁也不傻,确实有这种嫌疑,可没人敢说不对,更没人敢说不许办学。
此时就得感谢这个朝代了,文人士大夫为尊的宋朝,它出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还很严重。但在这个朝代不可以禁止办学,更不能禁止著书立说传播思想。
在商人和工匠眼中,这位则是财神爷和多门手艺的宗师,但他的脾气很怪,从来没收授过亲传弟子,有数的几位老工匠是他的徒弟,但也是名义上的,没有过正是的拜师礼和名份。
十丈开外、头如巨钟、尾似船帆、嘴细牙长……这是百姓的口口相传,和所有古代记载相仿,有一绝不说二,极尽夸张之能事,唯独不进行细节描写。
到了六月份大家终于看出点眉目了,合算不是桥墩的地基,而是要在上面盖庭院。到底这个大院子是什么所在依旧没人知晓,但是在院子的东南角有个东西越来越成为了关注焦点。
先把鲸鲵这种动物简单的介绍了一番,然后开始讲这具骨架的来历和用途,并点出了大院子的名目,既不是桥墩也不是凉王别府,而是一座书院,名曰长江。
有鱼尾巴当然是大海里的,按照传统认知还应该是某些神仙的坐骑,必须有点仙气。能把神仙的坐骑骨架弄来,怎么说也不是坏事儿,必须象征着皇帝英明、朝臣得力、百姓拥戴、上下和睦啥的。
现在财神爷和宗师开门收徒了,这玩意还考虑啥可信性啊,想发财、想学手艺的就赶紧托人找拜师的门路吧,哪怕今年挤不进去,也得为明年做准备。
这些职位到底存不存在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