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有毒」

第922章 铜都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922章 铜都(2/3)

只要别人敢吃他就敢吃。看到王十吃的挺香,于是先酒泼再洗手。味道嘛……除了有点腥味之外,倒是也还凑合,胜在新鲜两个字。

直到看见了摄政王,饶州知州才明白这队人马到底是来做什么的,然后就后悔了。本想和中央大员套套交情展示展示功绩,要早知道摄政王就在永平监,打死也不会追来的,这位是出了名的难缠。

第一个抵达的并不是从开封来的委员,但规模最大的必须是。王二她们即便一路上不曾招摇也没有提前通知当地官府,可一个营的新军护卫队在内地行走已经算阵容很庞大了,除了边境地区之外,内地很少有如此大规模的驻军,通常每个省、每个路都只有两个排左右,只起到震慑和快速反应控制事态发展的作用。

对于饶州东南部的很多百姓而言,新政的到来、科技的创新恐怕并不是好事儿。铸币业因为新的货币体系凋敝,制镜业暂时还能支撑,但随着玻璃镜制造技术的提高,很快也会日薄西山。

为什么会这样呢?有铜矿的地方也不止饶州,甚至比它交通便利的也不是一处。原因很简单,饶州铜匠把胆水炼铜法用于大规模炼铜,从唐代起就让饶州成了铸造铜钱的中心,此后一代又一代的钻研炼铜和铸造技术。

不过除了铸造铜钱之外,鄱阳镇还有一个产业比较发达,也可以说是铸币业的副产品,铸造铜镜。一面精致的饶州铜镜在玻璃镜子被高俅捣鼓出来之前,很早就是大宋的驰名品牌了。

目前永平监下属的两个主要铜矿兴利场和铅山场已经被兵部接管,每年铜产量的一大半用于铸造大炮。永平监的铸币工坊也大部分关闭了,昔日辉煌不再。

蝤蛑,梭子蟹的古称。诗里面说的是丁公默送了几只梭子蟹给苏轼,苏老头吃的挺香。其实这都不是关键,关键就是第三句,半壳含黄宜点酒。

嘴凑合了,肠胃真受不了,不到一个小时洪涛就尝到了闹肚子的滋味儿,好在还有个王十在一边细心照顾,真没看出来女特务头子还有当丫鬟的潜能。

二天之后洪涛终于不拉了,于是他又去了一趟鄱阳镇的酒楼,预定了一篓大闸蟹。但是没让酒楼的厨师再弄什么酒泼蟹和洗手蟹,而是拿回了永平监驻地,让一库上锅蒸,沾着酱油、米醋、橙汁、姜末,大快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大宋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