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四一章 规劝(1/4)
慕容宝当然明白,这份圣旨之后隐藏的含义。进攻不力,被迫撤军。交出兵权意味着父皇已经否定了自己的此次领军进攻的行动,宣告了自己的失败。
父皇甚至等不及大军回到中山再夺自己的兵权,已经迫不及待的在此刻做出了决定。父皇一向思虑周详,行事从容,此次这么做,显然是已经对自己丧失了信心。
种种迹象表明,回到燕国之后,自己这个太子的位置恐怕是真的不保了。
虽然他圣旨上说此次征讨还是成功的,但慕容宝明白,那是父皇的安慰之言。父皇向来如此,不肯恶声相对,他的决定都是通过行动,而非言辞。
可恶的是,明明是范阳王慕容德和辽西王在平城大败,导致了局面的恶化。他们居然恶人先告状,跑去上奏请求撤兵,倒将所有的罪责归于自己。他们事前竟然连个招呼都不打,完全无视了自己。那说明什么?那说明他们眼里没有自己,而且已经开始将所有的责任归咎于自己,甩锅推责,借机扳倒自己了。
“太子,此刻当有所应对,若依照圣旨而为,则大事去矣。太子要明白眼下情况的严重性,不可掉以轻心啊。”慕容麟站在一旁轻声说道。
慕容宝抬眼看着慕容麟,缓缓道:“你要我抗旨?”
慕容麟忙道:“当然不能抗旨,只是需要做出应对。”
慕容宝冷笑道:“你不是很有见地吗?劝我领军出征讨伐魏国的是你,兵发五原郡,渡河而击的是你。眼下这局面,你难道没了主意了么?”
慕容麟躬身道:“太子,我一片忠于太子之心,绝无他念。事情到了这一步,岂是我所希望看到的。若太子见责,我愿意一力承当。我这便上奏朝廷,将此次讨伐不利之责全部揽下,说一切都是我的谋划,和太子无涉。希望能够让父皇回心转意。或者太子上奏朝廷,将一切归咎于我,也是可以的。我绝无半点怨言。但我恐怕以我的微未之位,难以承担大责,父皇也未必会信。”
慕容宝看着慕容麟。见他容貌憔悴,面色颓败,心中也自恻然。自己身边之人,唯有慕容麟一直对自己忠心,为自己谋划。今日的局面,也远非他所想。他一路领军进攻,出谋划策,也吃尽了苦头。眼下之事,又怎能完全归咎于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