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四五章 克城(2/4)
兵,月前进逼襄阳,誓言为父报仇。汉中杨氏旧部并巴獠起事。桓玄调数万兵前往剿灭,如今战事正酣。此恐为夏口兵力不足之因。其四,我大军一路抵达夏口,未遭阻击。沿途百姓箪食壶浆以迎,县域守军望风而逃。此乃桓玄倒行逆施不得民心之兆。夏口左近数县查实,均无桓玄兵马策应。我已派数干兵马占据南江、临水二县,切断夏口以南通道。此乃我数日探查所得,禀报于相王知晓……”
司马道子看到这里,长长的吁了口气。这第一手的情报跟之前所得到的众多情报有许多出入之处。但如果这是真的,那说明桓玄遇到了大麻烦。去年一战,己方虽损失惨重,桓玄却也遭到了重创。而且,他的腹背不宁,他背信弃义攻灭杨佺期和殷仲堪的后果已经显现,这对自己而言将是绝好的消息。
司马道子继续往下看:“……鉴于目前所知的情报,我认为,这是攻取夏口的最好时机。故而向相王提出建议,许我率军即刻进攻夏口。我前军兵马虽然数量只有万余,但机不可失,不可耽搁。若左将军兵马可助则助之,若他不愿,我将独自攻城。克之则大军西进之路畅通无阻,若不克,相王大军一至,则可摧枯拉朽势如破竹。唯需大军急进,勿丧良机。望相王速作决断。”
司马道子立刻命人叫来王绪商议。王绪看了刘牢之的信之后皱眉思索许久,沉吟不语。
司马道子道:“仲业怎么看?”
王绪道:“此情报和之前所获情报出入甚大。之前有情报说,桓玄季节十余万兵马于夏口一带,誓要决战。为何刘牢之的情报却是天壤之别?令人疑惑。”
司马道子道:“之前情报繁杂,并不能确定。斥候所探知的情报只能作为参考。不能排除是桓玄用计,故意放出风声来混淆视听迷惑我等。我们不也放出去许多假消息么?我兵马号称六十万,实际上半数不足也。这些都是手段。刘牢之探知的也许是真相。”
王绪点头道:“相王所言的也有道理。既如此,不妨让刘牢之攻之,若能克夏口,岂非是万事大吉。若不能,也损耗敌军实力,我大军一至,岂非摧枯拉朽?”
司马道子沉声道:“我就怕他攻下了夏口,反倒不美。刘牢之此人,我是不信任他的。他昔日背叛王恭,背叛谢玄,焉知他不会背叛本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