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绿帽发放者房俊」

第两千零四章 义之所在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两千零四章 义之所在(4/5)

手,但本身已经是正四品上的高官,算得上是高级官员,其任免、调动需要吏部提请然后在政事堂讨论最终报由陛下裁决,不可能由他这个中书令一言而决。

换言之,他顶多给任雅相穿穿小鞋、多多刁难,却不能从根本上动摇其根基。

越想越气,干脆唤来书吏,铺纸研墨,手持毛笔饱蘸墨汁,略微思索,便挥毫泼墨,洋洋洒洒一封诏书一挥而就。

待墨汁干透,加盖了中书省玺印,对书吏道:“即刻送去门下省,请侍中审核通过、明发天下。”“喏。”

书吏上前将诏书小心翼翼的卷起,抽空瞥了两眼内容,顿时吓得手脚发颤,不敢多言,出门向东穿过太极宫前广场,快步去往门下省。

刘泊则去后院茅房小解,压力顿消、浑身舒坦之后回到值房,坐在那里闭目沉思,等著书吏待会门下省的决议。

若无差错,必然是被驳回的。

到那时,他便亲自出马。

中书省、舍人院在太极宫之西,门下省、弘文馆在太极宫之东,由地理位置便可见这两个衙门遥遥相对、相互制衡,而尚书省则在太极宫外、皇城之内。

值房内,马周将中书省诏书看了一遍,递给一旁站立的黄门侍郎崔神基:“你且看看。”

“喏。”

崔神基接过诏书,仔仔细细看了一遍,询问送诏书前来的书吏:“此中书令所撰写?”

“正是。”

“中书令好文采啊!”

崔神基将诏书放在书案上,束手站在一边,再无言语。

马周失笑道:“我是让你看此诏书之文采吗?有何想法,说说看。”

崔神基道:“册封妃嫔乃陛下家事,非吾等臣子可以置喙,然添天家无私事,若因册封妃嫔而导致后宫不稳,进而影响朝廷,则臣子要秉持公义、犯颜直谏。”

这般逾矩册封昭仪,明摆着将来还要晋升妃子,却是将皇后置于何地?

子凭母贵,一旦今日之沉婕妤明日成为贵妃,其子自然水涨船高,便有了觊觎储位之资格。马周便将那份诏书封存,告知前来送诏书的书吏:“回去转告中书令,此份诏书于礼不合、有所僭越,门下省经由商议,予以封驳。”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大唐之绿帽发放者房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