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大唐之长安房俊」

第一千九百六六章 责任由中书令来背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一千九百六六章 责任由中书令来背(2/5)

此而已。

时至今日,由于海上航线之开通,航海技术之迭代、造船工艺之发展,水师随时都可将数以万计的精锐部队快速运送至大唐沿海,即便冯盎病故、冯家兵变,朝廷也可源源不断的运输军队奔赴岭南,平定乱局、扫灭叛匪。

甚至某种意义上来说,如此一场战争固然耗费极大之人力物力,却也能毕其功于一役,彻底将整个岭南收归中枢管辖,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房俊察颜观色,对李承乾的心思了然,规劝道:“当下岭南安稳,冯盎自归顺大唐以来也表现得极为恭顺,除非有确凿之事实,否则中枢对其只能安抚、不能苛勒,不然此例一开,恐天下惶然。”大唐之所以强大,便在于其“海纳百川、胸怀天下”,自高祖皇帝开始,对于归顺、内附之胡族极尽信任,钱帛、美女、爵位等等毫不各啬,尤其是高祖皇帝甚至愿意将公主下嫁蛮胡可汗,以使其彻底归心……相比于突厥、吐谷浑等等北地胡族,冯盎看似未能威胁中枢,实则其在岭南之势力较之阿史那社尔、执失思力等人之于突厥,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旦朝廷对冯盎下手,必然导致阿史那社尔、执失思力等等突厥可汗心生惊惧,导致局势失控,后患无穷。

李承乾自然知晓其中厉害,温言道:“二郎放心,朕心中有数。”

房俊提醒道:“陛下明鉴,冯盎身边的眼线已经没用了。”

他不信陛下在冯盎身边没有眼线,那样一位坐镇天南、权势熏天的人物,身为君王岂能没有防范之心?而如果冯盎病重的消息未能传到宫里,就意味着事先安插的眼线要么废了、要么改换门庭,彻底失去意义。但事关李承乾之机密,身为人臣,不易涉入太深。

李承乾的脸色有些难看,他在冯盎身边安插眼线,冯盎又何尝不是收买他身边的内侍、大臣?彼此之间不见刀光剑影却凶险异常的暗地里厮杀,最终还是冯盎棋高一着。

若非张子胄家任职韶州、心中自有大义,故而爆出这个消息,怕是等到冯盎死去他还懵然不知……点点头:“放心,朕晓得轻重,不会再信任那些人。”

房俊迟疑了一下,小声提醒道:“陛下误会了,臣不是那个意思,而是想提醒陛下要物尽其用,要是白白舍弃,那就太可惜了。陛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锦绣大唐之长安房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