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大唐之长安房俊」

第一千九百七三章 吏部选官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一千九百七三章 吏部选官(2/4)

,可若是没完没了彻底得罪刘祥道,又岂是他所愿?

李孝恭耷拉着眼皮,对这些人斗嘴既不制止、亦不支持,见气氛平息下来,开口道:“游韶啊,开始吧。”

新任右侍郎上官仪相貌俊朗、风度翩翩,知道这是让他主持,闻言赶紧应声:“喏!”

而后在案几之后挺直腰杆,朗声道:“中枢内外、朝野上下皆对此次选官甚为重视,当下之吏部几乎万众瞩目,吾等秉持公义、遵循规则,一切以陛下意志为先,不能私相授受、不能打击报复,诸位以为如何?”

官员们皆纷纷点头。

“右侍郎此言公允,就该如此。”

“御史大夫在座,谁敢胡来?”

难免有人依旧对刘祥道的“莅临指导”有所不满。

刘祥道全当没听见……

上官仪道:“自科举考试诞生之日起,从未有如此正规、如此规模之选官,既无律法指正、亦无常例可寻,所以本官代表吏部所拟之建议,诸位可随意谏言,无需忌讳,毕竟此乃吏部之行为,若有差错,吾等尽皆担责。”

“右侍郎放心,正该如此。”

“新科进士百余人,谁又能各个熟知、安排稳妥呢?自当集思广益,尽力避免错误。”

上官仪环视一周,待议论声逐渐平息,这才看着面前事先拟定的名单道:“此前中书舍人李思暕谋逆被诛,陛下身边缺人,两榜状元直接拟授中书舍人,诸位可有意见?”

如此大规模的选官,自然不可能在公堂之上一个一个的商议、讨论,否则整个吏部也别干其他事了。事先由吏部尚书、左右侍郎商议一份名单,而后拿来公堂之上,若有人认为其中某些人的官职不适合,便可当堂提出,再行议定。

考功郎中谢万岁略有沉吟,见其余人皆不言,遂道:“中书舍人不仅品阶为正五品上,更是陛下身边近臣,执掌中书制诰,若授予新科进士,会否导致政令不畅?”

中书舍人之官职从来都极为显赫,几乎可以称为“封疆大吏与六部长官之预备役”,且素来被视作“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纽带,新科进士固然人中龙凤,可并无从政之经验,如何能做好陛下与中书令之间的协调工作?

李孝恭喝了口茶水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锦绣大唐之长安房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