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大唐之长安房俊」

第一千九百七四章 私相授受

上一页 简介 下一章

第一千九百七四章 私相授受(4/4)

知的原因……人在朝堂之上,立场比能力更为重要,谨记,谨记。”

上官仪回到府中,在侍女服侍之下沐浴更衣,与妻子一道用过晚膳之后,于书房之中饮茶,琢磨着杜正仪此前的话语,有所领悟。

不久,长子上官庭芝、次子上官庭璋从外面回来,进入书房问安。

上官仪长相英俊、风度翩翩,两个儿子亦是俊秀丰美、相貌堂堂。

上官庭芝见礼之后,忙问道:“父亲,今日选官之结果如何?不知我将在哪一处衙门任职?”他今次也参加科举,取中进士,正在选官之列。

只是此番选官由于陛下重视,备受朝野瞩目,即便父亲身为吏部右侍郎,也不敢私下运作,甚至还要避嫌………

上官仪看了儿子一眼,道:“西市市丞。”

“啊?”

上官庭芝惊呼一声,不可置信:“儿子虽然从不自诩世家子弟,却也饱读诗书、家世清白,即便不入六部九寺,也当去往州县任职,岂能混迹于商贾之地?”

上官庭璋也道:“即便为市丞,也可去东市,怎能在西市呢?”

东市商铺多为权贵公卿之家所设,商品贵重,往来贩卖者也多为公侯将相,相对来说整洁轻省。而西市则多为胡人蛮夷,汇集天下货殖,每日里牛羊成群、驮马不绝,混乱腌攒,较为低贱。

上官仪蹙眉:“此乃吏部决议,为父身为右侍郎更要避嫌,部堂里如何决断、你便去往何处为官,岂能挑三拣四?况且西市市丞看似低贱,实则前程远大,你要踏踏实实学习经济之道,对以后有好处。”随着海贸之繁盛、丝绸之路之顺畅,普天之下之货殖皆往来大唐,经济极其繁荣,以往“士农工商”那一套已经有些过时,有识之士都知道为官一任首重经济的道理,干好贸易、熟知经济,更有可能封疆一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相关推荐

锦绣大唐之长安房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