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平阳赋」

第975章 各自心中盘算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975章 各自心中盘算(1/7)

第975章各自心中盘算

江南春酒楼内,

一片静悄悄的,

四下里伺候的丫鬟,早已经退了出去。

监察使苏崇的一番惊人言论,震慑众人,就连一向胆大的杨公公,此刻都眯着眼瞧了过来,是早有准备,还是故意混淆视听就不得而知了,抿嘴一笑,多有妩媚之感。

“都说苏大人是京城卢阁老门生,才思敏捷,今日一见果真是名副其实,官府作保也不怕,无非是做个公证,只要能保证种桑的田亩数就成,景大人,四个县能作保卖出的田亩,包括私下开垦的数目,丈量出来有多少,杂家想听听。”

都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只要能把田亩种上桑树,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巡阅使景存亮,明白的眸子眨了一下,更是明白杨公公的意思,苏州扬州等地,陆续补种桑树,虽然百姓不愿意,但毕竟金陵四个县的水灾,威慑了好些人,这才确定是种一些,只有金陵四个县至今毫无动静,就算是有灾情,洪水已经退了,这一受灾,甚至于那些士绅老爷的地,都一并毁了,

遂从怀中拿出一个账本,放在桌上,

“杨公公,诸位大人,都说水灾无情,但地上的田跑不了,前段时间,几位大人下去丈量土地,记载在册的税田十三万亩,没有记载的有四万亩,剩下十五万亩都是挂在士绅的头上,水退下之后,本官另派人去核实,大差不差,至于说江北几个县,人少地贫,如今开山采石要了不少人下工,占了不少地,壮劳力一走,地就荒了,索性就不在算上。”

说完,还把账册推到杨公公身前,认可丈量后的田亩之数,这番话,也让知府衙门的三位大人,脸色有些难看,

就连苏崇都有些诧异的瞧了一眼,果真是没有一个心思简单的,至于说江北开山采石,他也略有耳闻,那是给太上皇采用的玉石修道之用,耗费颇大,但走的是内务府的帐,与地方官府并不搭界,那几处与其说是县衙,还不如说是几个大庄子,倒也无妨。

杨公公闻听此言,此刻脸上笑开了花,又翻了账册,果真记的够细,这样算下来,只要金陵四个县能种上桑树,此事就盘活了,一举多得,

“好好,景大人心细,这些事做的更是仔细,这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红楼之平阳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