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调兵将布防(2/3)
其一。现在李严想巴蜀分治。我原本以为给其兵权与地盘,其便会满足。不想竟然得寸进尺。正好可借曹真来袭之际,收了其兵权,让其老实些。”
诸葛果道:“只是收了兵权吗?”其尚且年轻,少年心性,尚不清楚官场的风云诡谲,故而有此疑问。若是其与诸葛亮易地而处,便会直接废了李严。不过其此举已经算轻了,若是换做公孙尘,则会直接将李严斩首示众。
但诸葛亮幼年时期经历过徐州炼狱,留下了极为严重的心理阴影,变得极为悲天悯人,甚至到了变态的地步,故而对李严手下留情,又念在其是刘备留下的托孤大臣,遂言道:“李严乃托孤大臣,在益州威望极高,又无异举,若是施以雷霆手段,难以服众。”
诸葛果知道诸葛亮过于悲天悯人,也不再多言,微微点头。
诸葛亮道:“神玄、鬼方必会倾力相助,接下来,会有一场血战。你要做好准备。”
诸葛果道:“就怕他们不来。”
诸葛亮见诸葛果豪情万丈,不由心生愧疚,觉得有愧于诸葛果。
诸葛果正在思索汉军与魏军的兵力部署,没有注意到诸葛亮的变化,其思索片刻后,对诸葛亮道:“爹,魏军总共三十余万。而我军现在满打满算也才八万,是否要把轮休的士兵召回,以免兵力不足?”
季汉实行十二更下的兵制,士兵定期轮换番休,回家与家人团聚,而番休的士兵的比例为十分之二。季汉总兵力为十万,日常兵力为八万,另两万番休。故而诸葛果建议诸葛亮将番休召回,以应对曹魏的三十余万大军。
诸葛亮却是摇头,道:“统武行师,当以信为本。岂可言而无信,将士卒强行召回?”
诸葛果点头,道:“明白了。”
这时,魏延、吴懿二人入帐,拱手行礼。
诸葛亮从怀中掏出一黑一白两个锦囊,道:“你二人各领军一万,出阳平关,入武都。若听闻我军兵败,魏军攻入汉中,则打开白色锦囊,若听闻魏军撤退,便打开黑色锦囊,按照里面信纸所写行事。”
魏延、吴懿领命。
魏延性格刚粗,吴懿性格谦和,二人一刚一柔,正好互补,并且,魏延性情高傲,汉将对其避之不及,但吴懿乃季汉皇太后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