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0章 前线战场(2/6)
巨大作用,这使得乌克兰士兵能尽可能的发挥这些先进装备的威力。
虽然因为时间的原因,肯定无法做到像一战中德法士兵那样的精确度和从容,但对付俄国赤军炮兵就绰绰有余了。
唯一可惜的地方,在于乌克兰的火炮和弹药数量有限,后续想要大量补充,就必须依赖后方的运输,甚至需要从德奥两国补货。
而俄国则完全不同,俄国一侧的乌东地区,本身就是原沙俄时代的重工业基地,在战争爆发的同时,各个军工厂开足了马力生产武器弹药,而且可以就近供应前线赤军使用。
可以说当下,俄国和乌克兰双方各有优劣,不过总体上俄国一方占据优势,但是这种优势主要是双方国力上的悬殊差距,但是并无法有效转化为前线军队的战斗力。
哪怕赤军的战斗意志再强,显然也不可能靠着血肉之躯硬扛炸弹和子弹的攻击。
除非能够突破到顿巴斯的堑壕之中,贴身肉搏才能将这种战斗意志完全发挥出来。
但是,现在在机枪,火炮的压制下,很难突破到乌军的阵地前沿,更别说和伪军实现近战了。
而远战上,赤军的优势也并不大,只能通过优势火力和装备更加精良的伪军打的有来有回。
就这样,双方在第一天时间里,进行了多轮炮战,冲锋和反冲锋,乌克兰人和俄罗斯人的士兵,就像韭菜一样,被无情的战火一轮又一轮的收割着性命。
而这也让双方的指挥官极其恼火,尤其是作为进攻方的俄国赤军军官。
“该死,乌克兰伪军占据着地理上的优势,靠着顿巴斯防线,伪军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安全,这很不利于我们进攻,如果我们不想伤亡过大,那需要更多的火炮,来摧毁伪军的要塞和阵地。”
“伪军装备了大量原本同盟国和协约国遗留下来或者近期支援的武器装备,这是一个十分糟糕的情况,因为世界大战的原因,谁也不知道欧洲各国积累了多少弹药库存。”
“就我们本国的情况来看,帝国主义积攒的军火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毕竟英法德奥等国家的工业水平可是比帝俄时代要强的多,他们的武器弹药库存肯定也比沙皇时代俄国要多。”
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