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帝国崛起」

第369章 新农业部对抗巴统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369章 新农业部对抗巴统(4/18)

斯时代大量出现。

好在军队专业化建设阶段后,建设兵团退出军队机制,与地方行政机构合并,武器装备也大量转入地方警察部队。

1965年《阿根廷国防现代化纲要》要求陆军全面转向机械化作战,建设兵团的半军半农模式已经成为负担。

艾迪逊联合内政部推动《阿根廷建设兵团转型法案》,正式撤销建设兵团武装编制,士兵转业为农业工人或转入地方警察部队,基本完成历史使命。

国防部联合农业部出台建设兵团改制法案,允许军官和士兵成立新村庄和农场,优先承包国有农场。

财政部设立兵团转型基金,提供低息贷款和技术培训,全国成立1200个兵团转型合作社。

原兵团耕地80移交新成立的农业合作社,20划为国有示范农场,如第1机械化农垦师转型为圣赫塞市农业开发总公司,全阿根廷30多个建设兵团,50万兵团成员。

改组形成30个新的农业开发公司,主导高附加值产品,国有示范农场,由转型后的农业开发公司经营,用于技术推广。

安第斯工程兵团转属阿根廷水利建设局,成立安第斯建设工程公司,参与圣克鲁斯水电站建设。

原建设兵团司令部改设为查科农业特区管理委员会,实行政企合一管理。

阿根廷武装警察部队接收12万支步枪、300辆装甲车,组建农村快速反应支队,武装警察部队实力大大增强。

阿根廷农村人口已经增长到3900万,占阿根廷总人口的63左右,各地的农村人口扩张非常快,特别是查科大平原地区的农村人口,占比超过8成,而且是阿根廷新生儿贡献的主力,增长非常迅速,城市人口则是控制在2300万左右。

去年阿根廷农村流入城市人口超过30万,仅次于外国新移民数量,而阿根廷农村人口还在继续增加,避免无序城市化,鼓励农民定居,农村人口第三胎起享受土地继承优先权和教育补贴。

科恩内阁的农村发展战略是相当成功的,不仅粮食连年增产,而且人口扩张速度远远超过城市,很多以前没人的地方都变成了村庄,变得繁华起来。

从数据上来看,阿根廷开始逆城市化,就目前来看,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阿根廷帝国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