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八二章 理想(4/7)
应县里的开支,维持县里的局面,已是不易。其他真正山区里的地区,那就更难了,都靠着市里调控。
正是王言开了挂,直接拉起了县里的轻重工业,生出了活水,才有了如今的好局面……
在这半年的时间里,农机生产也陆续的添置了一些设备,目前生产发动机已经没什么问题了。一百多人,这个人力也足够。要求也不高,一天造一台就行。
他研究的,都是小型的农机,适合在山地种植生产。翻地、播种、收割、运输,这一套,他都已经设计了出来。只不过耕种的农作物不同,他一人精力有限,只弄了土豆、地瓜的收获机。
晋陵县耕地三十六万亩,三分之一种的是玉米、薯类等旱作粮,三分之一种植水稻、小麦等,还有三分之一种植棉花、大豆、油菜等经济作物,以及油料作物。
王言争取先将干旱地区的人民,解脱一部分劳动力出来,那么解脱出来的人民日子会一下变好,而留在家里种地的人民,因为参与分配的人少了,那么他们的日子自然也要好过许多。
老一辈肯定是不行,来城里工作的都是年轻人,这已经改变了他们本来也要埋首田地之中的命运。至于老一辈人如何安排,那就得慢慢发展了,因为那是属于福利事业,现在还没到那个程度呢……
王言没有说谎,现在的晋陵县,准确的说是县城,确实是勃勃生机,万物竞发。
牛仔裤销售火爆,带来的是纺织的扩张,是鞋服厂的扩张,是一个又一个没工作的年轻人的上岗,是一个又一个家庭的笑脸,是不断送来晋陵县的原材料,也是不断拉出去的成品裤子。
而先前徐县长说的修路的问题,也已经开工建设,电力、水利的工程也在修,还有纺织厂的职工房,也在盖,县里大多数的工厂现在的日子都要比去年好过了。
毕竟这是一个循环,县里的工厂多数都是民生所系,人民的日子过好了,对未来充满信心,自然就要消费。又没有太多选择,那么县里的工厂,满足本县的供应,自然也就有了好日子。
其他的不是民生所系的,如同一堆钢铁厂、建材厂等等,也因为县里规划的各种的工程,以及各个工厂的建设,都忙活起来。
“真是欣欣向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