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九二章 王厂长(4/8)
别说这个年代,就是到了九十年代,甚至是二十一世纪初期,电力也是个大问题。用电高峰计划停电,限时区域停电,保障市里正常运转,县乡停电等等。
眼下晋陵县的电力当然是不够的,哪怕盖了楼,也只是实现了楼上楼下,实现了在楼里上厕所,电灯电话是不够的。一到夜晚,亮着灯火的只有工厂。
类似钢铁、纺织这种,机器一开就轻易不能停,县里的电力都保障工厂生产了。但对于越来越大的用电需求,县里的电力是完全的供应不上了。市里有电,可市里的工厂更多,人口更多,更要保障。
所以王言从去年开始就已经规划了发电站,一座水电厂,一座火电厂。
他们境内有一条河,本来就要修建水库供应自来水厂,顺势就加了一个水电厂,尽管装机量不大,但考虑成本与收益,拉长到几年的时间,总是合适的。而且成本也比火电更低,就是造价贵。
火电厂则是去年下半年开工,装机容量三百万千瓦,到了那时候除了县里的工业生产,人民的生活用电也能供应的上,也能安装路灯之类的了。
当然投入也是巨大的,不过这个钱一小部分是国家拨款,一大部分是县里从省里贷款建设的,纺织厂慢慢还。而且这个装机量对县里来说,是有盈余的,足够支撑到农村人口都进城了。多余的发电量,还可以卖给市里,可以顶账还贷款。
煤炭的供应同样有保障,晋陵永远都是讲究的,跟晋省相关单位议价的时候,比计划供给的价格多结算了一些,也照顾一下晋省人民,大家都不容易么。
眼下急需发展,于是王言又增添了许多人手,虽然火电厂的建设不是人多就能更快很多,但多多少少也能提一些速,能早一天就是一天。
包括王言也没事儿就去现场,帮助他们解决问题,避免犯错反工,也能更提高一些时间。
同时他的分了一些精力放到了整体的架构调整之上,明确了场内的职级,对应的权责以及工资、待遇等等,精简了机构,去除了没用的部门,撤掉了没用的领导岗位,简化了办事流程,放权的同时也分散了权力。
更进一步的,在厂内组建了工会,代表全体职工的利益,监督领导层……
一系列的大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