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九五章 大发展(5/8)
鼓捣了三年,已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材料到制造,全方位的提高了一遍。
徐书记也如同商量好的那般,跟周边三个县的领导沟通了一下,又跟市里商量了一番,随即从三个县各调了三千人来到了晋陵。
这是属于增加的劳动力,一部分去盖房子,一部分进行公共建设。
县城的建设是必要提速的,因为火电厂建好以后,农民进城的速度加快,必须要尽快解决衣食住行的问题。
当然人太多,一时半会儿解决不了,但总要保证一定的消化速度才是。
同样的,其他县过来的人也是要种地的,一年也就干一半的时间。所以这九千人只是一个开始,以后还会有九万人。
城市的发展建设,是农民的血泪。社会主义晋陵县的成就,一样也难逃这一点。完全靠晋陵人民自己,这是不可能的。而外来人进来打工,给晋陵发展做贡献,想要跟晋陵人民同工同酬,也是不可能的。而这,这是户口之差……
但不管怎么说,整个晋陵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更加热火朝天的干起来。到处都挂着有关奋斗,有关社会主义,有关安全生产的标语。
每天进出县城,或是送原料,或是拉走晋陵产出的货物,计有上千车次。火车站的货运能力更强,运送来去的货物自然也更多,繁忙的很。
哪怕是因为入了冬,已经有些冷,但是也丝毫的没有影响到人们奋斗的劲头……
社会主义的先进性,集体的关键作用,在这个时候体现的淋漓尽致。资源集中,目标统一,高度服从,劲往一处使。
想做什么事儿,只要条件都具备,那就没有干不成的。
甚至就算条件不具备,还有‘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奋斗精神……
也因为又一次的爆发,晋陵的产品开始多样化,也更加的精细化,质量提的更高,产量也提升到了相当的程度,在这一年的广交会上,晋陵的成交额照比去年,一样也是飞跃式的进步,直接翻了一一倍,达到了三千多万美刀。
各种的衣服鞋帽,各种的纺织机械,甚至是钢材以及其他的合金材料,甚至晋陵产出的小型农机都卖出去了一批……
一时间,又是万物竞发,生机勃勃。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