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九五章 大发展(7/8)
家都有十六到二十五岁的年轻人,只管年龄,不管婚否育否,这些年轻人已经全都进了城。
一人的工资足以养活一家人,而他们家里人在农村还参与分配,都已经可以说是吃饱穿暖了。
粮油还是定量,还是要票,但人民日常就已经买的起副食。不能天天买,十天半月总也能吃上一顿。
到了过年时候,当然消费能力就更高了。
市场这边密密麻麻,全都是人。过来做生意的商户,塞满了三个市场不说,在外面的马路两边也全都摆满了去,没差多远就要开到县政府门口了。
王言背着手,拥挤在人潮中,享受着这种热闹。
他不是一个喜欢吵闹的人,但如果这份吵闹是他亲手缔造出来的,那感觉当然不一样了……
这里卖的东西五花八门,鞭炮、对联、红纸、黄纸、糖果、茶叶、饮料汽水、衣服鞋帽以及各种的小商品、鸡鸭鹅及各种蛋、猪马牛羊驴狗、鱼虾海鲜,不少都是现杀。
还有各种的小吃摊子,羊汤、大饼、馄饨、包子等等五花八门,真是热闹的年景。
这些东西很好的满足了晋陵人民的需要,填补了晋陵的空白市场。
他们已经有了自己开店的诉求,跟县里反映了不止一次,以前县里也有一些想法。但对于这件事,县里和厂里还是没有拿定主意。
一来上面还没有定论,二来,这涉及到晋陵人民本身的选择。
外人来开店,肯定会赚钱,那么厂里人呢?他们想开店怎么办?钱又怎么算?福利给不给?凡此种种,全都是问题。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讨论,在上个月,经县委,以及厂内职工大会的双重表决,决定不允许外人开店,所有的店铺,全部是厂里经营。但是给外人划一个市场,补充县里没有的东西。
只不过目前县里还没有多余的精力来经营这些,弄一些娱乐场所,有吃饭的饭店,有地方买生活必需,这就已经足够了。想要五花八门,还要之后慢慢经营,这目前并不是必须的。不过之后可以考虑,毕竟这也能提供很多工作岗位……
如此在这边的市场凑了一圈的热闹,王言溜达着往厂里回去。
才到了厂里的大门口,远远的就看到有个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