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零七章 毕业(5/7)
王言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三县合并,以及对应的产业调整上。
预定的目标是,年底之前做完产业的重新部署,调整产业结构,明年建设完新划的工业区。集中资源,加快速度建设晋陵,同时兼顾三县的基础建设。
到八四年底,除工作需要以外,让原晋陵人民都能进城居住。哪怕是在各种的农林牧渔工作站工作的,也要提供更好的居住、生活环境。
到了这个地步,其实已经标志着晋陵人民一只脚迈进了社会主义。但因为各种需要,又要合并周边两县,所以这种很有标志性的成果的惊天动地,就被削弱了下去。毕竟人口更多了,要求更高了,做到的还远远不够。
当然也不止是一味的闷头搞建设,在思想、纪律、法律上,也开始了又一次的整治歪风邪气的行动。
原晋陵人民看不起后来的人民,说一些破坏团结的话,要收拾。这是思想觉悟不够,个人认识不足,不知道晋陵一县之地已经限制了发展,需要扩充地域、增加人力。还要继续学习。
而对于其他两县,对于政府的各种干部进行严厉的清查行动,坚决处理违法违纪行为。在民间,则是进行严打行动。小错大判、大错重判。
这也是跟随北京的最高指示,为了更好的发展经济建设,解决治安问题,北京采取了严厉的打击行动,同时也在党内开始了整肃风气的行动。
相对来说,三县的人民可是有福了,除了必死的,都算是宽恕了,就是刑期比较长,都弄出来干活了。
民兵防备、人民监督,同时因为三县合并而同步提级的内卫支队也拉了出来,将近两千战士荷枪实弹,全县设卡、巡逻,谁都别想跑,全都老老实实的为人民事业做贡献,以消其罪。
说起内卫部队,晋陵这边的内卫也跟着晋陵人民一起过了好日子。本身地方队伍的财政,就是由北京和地方共同划拨经费。
晋陵财大气粗,经费充足不说,乱七八糟的什么东西都有,没事儿就给内卫部队一车一车的送,吃喝等等也从来没差过。这些都不算划拨的经费,而是晋陵人民给的福利,所以这边的内卫部队过的很舒服。
总而言之,晋陵的情况很好,也没崩死多少人,多了很多不花钱、只管饭的劳动力,吭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