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不列颠之影」

第720章 一辈子的好兄弟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720章 一辈子的好兄弟(3/6)

的帕斯凯维奇以东征军总司令的身份率军击溃波斯王子阿巴斯·米尔扎率领的波斯新军,并拔下坚城要塞埃里温。

次年,第八次俄土战争战争爆发,帕斯凯维奇又被派往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管辖下的高加索地区作战,并彻底清除了奥斯曼军队在高加索的影响力,迫使奥斯曼帝国放弃了对高加索的宗主权。

战争结束后,帕斯凯维奇也没闲着,他很快又投入了俄国发动的高加索征服战争,遵照沙皇的旨意,力图荡平当地不服俄国统治的土著势力。

但人算终究不如天算,原本帕斯凯维奇在高加索的推进十分顺利,但此时波兰起义的消息传来。

平叛军统帅扎巴尔坎斯基元帅先是在平定叛乱过程中连吃败仗,站稳脚跟后又因为推进缓慢而受到沙皇的批评。更倒霉的是,扎巴尔坎斯基刚刚扭转颓势,取得了奥斯特列卡会战胜利,便又因为感染霍乱在波兰一命呜呼了。

而这种时刻,被沙皇调来救火的正是帕斯凯维奇。

而这位沙俄宿将也不负众望的完成了沙皇交办的任务,在华沙战役中将波兰起义军杀得大败。

为了纪念这场胜利,沙皇也适时的送来了‘华沙亲王’的封赏。

当然了,帕斯凯维奇在俄国原本就声名赫赫,并不需要一个亲王头衔来帮助自己增长名声。

成功镇压波兰起义,更多的是为他带来了在欧洲的知名度。

作为沙皇手中最锋利的刀子,最得力的刽子手,不论是德意志、法兰西还是不列颠的自由派,都没少往他身上啐吐沫。

亚瑟从包里拿出了一本书:“前些天,我的法国朋友给我寄了一本巴黎出版的新书《受法国政府委托的东方之旅》。这本书主要讲的是1829年俄国和奥斯曼帝国之间的战争,本来我只是拿它当本故事书消遣的,但是我从里面看到了一段话,是关于您的。”

“关于我的?”

法语水平不错的普希金接过那本书,草草看了一眼便立马发现了自己的名字。

——在参加过土耳其远征的诗人中间,我只知道有霍米亚科夫和穆拉维约夫。他俩都在总司令季比奇-扎巴尔坎斯基伯爵的军队里待过。前者在当时写了一些出色的抒情诗作,后者则游历了多处圣地,那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大不列颠之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