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民国之烽火远征」

第192章 燕子矶阵地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192章 燕子矶阵地(2/4)

训的时候,每一支参训部队在宋鸿飞的要求和指导下,都要进行实地演练如何构筑弹性防御梯次阵地,以及相应的战术训练。

一支支参训部队在金陵郊外的各处要点,一边训练,一边构筑大量的工事,形成了纵深梯次配置的多层次防御体系。

当淞沪会战后,战火逼近金陵之时,国军上下这才赫然发现,金陵郊外一处处纵深梯次配置的环形防御体系已成雏形。不管宋鸿飞是否有意无意而为之,总之,人人对他都更加叹服不已。

经淞沪的大规模实战检验后,保卫金陵的各部队又在侧翼和反斜面加强构筑了各种掩蔽部、防炮洞和坑道工事。

原本按宋鸿飞的想法,最好能将金陵外郭防线的支撑要点全部都进行永备要塞化,但是卫戍司令部得到报告后告知:资金、钢筋和水泥都缺,时间又紧迫,将这么多阵地都变成要塞工事,谈何容易?

最后只在紫金山、幕府山、雨花台等内郭核心高地和一些交通要冲构筑了钢筋水泥碉堡工事。

无奈之下,宋鸿飞只能对桂率真叹道:“这样的防御工事,对付像我军这种落后的火力水平自然不成问题,牙崩了都啃不下来。但对日军来说,就是多消耗点弹药量的事,金陵城墙看似高大坚固,但无非也就240毫米攻城重炮多轰几炮罢了。”

“没办法,已尽力了。”桂率真叹道,“我们的报告,唐司令长官不置可否,也不再拨付物资和劳力。唉,这也不是你我这一个层级能解决的事了。”

宋鸿飞也明白,他们递呈了几次报告,痛陈罗列各处弊端缺陷并提出了改进建议,但能落到实处的依然寥寥。对于他们这个层级来说确已尽力了,再下去就有违令不遵和质疑上峰之嫌了。

宋鸿飞心中暗暗叹息:“唉,唐孟潇唐司令长官,这仗要打不好,那可是几十万人命啊。”

他长叹一口气,道:“尽人事,听天命了。只能按淞沪的老办法,挖!继续大挖、特挖、深挖、广挖吧。还好现在大家都知道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都没人偷懒。不过连续长时间这样施工,战士体力也吃不消啊。”

桂率真点点头,道:“各部队伙食再改善下,主副食敞开下发,福利补助也提高一些,我着军需处切实落实下去。”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穿越民国之烽火远征